●张建斌(左一)查看修路进展情况
● 王荣皓(左)动员村民打扫卫生
●曹鑫(中)上门给群众调解矛盾 通讯员 任阳婷 袁世欣
在富县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强村富民的“领头雁”,是基层治理的“先行者”,是为民办事的“排头兵”。他们早出晚归,从酷寒严冬到炎炎夏日,从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用真情、真心、真意一步步走到“群众心头”,成为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力军”。
张建斌:
产业兴百姓才能富
“咱能不能搞养殖?”走访调研中的第一书记张建斌被村民一句“点醒”。2020年,初到张家湾镇三城村的张建斌看到村子自然条件较差,产业薄弱设施落后,他深知,村子要发展,产业是根本,必须打破传统产业的束缚,再闯“新路”。
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张建斌早出晚归的在村子里“串门子”。
三城村作为沟道村,以前村民除了种植玉米以外就是养羊,按照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如果要养羊,出路就只有一条——舍饲养殖。提出发展的思路后,村民们顾虑重重,原来早在2018年,村里就已经开始发展舍饲养殖,但后期经核算评估,发现效益不是很乐观。
怎么办?就当大家都以为舍饲养殖不了了之的时候,张建斌主动带领村干部赴宝塔区、吴起等地实地考察“取经”,总结经验教训。在大家的共同协商下,合作社转型发展,变集体养殖为分散养殖,将羊分到各户,由党员带头改造养殖圈舍,打造规范化的“微圈舍”,同时成立湖羊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在张建斌的鼓励下,三城村目前湖羊养殖已发展到14户,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由最初的205只发展到1400余只,其中出栏400余只,收入31余万元。
如今的三城村,围绕“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依托优势、因地制宜,舍饲养殖、草畜一体”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了设施养殖的科学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家家养、人人养、念羊经、发羊财”已经逐渐成为全村村民的致富共识。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心中所盼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为村民谋幸福。”张建斌说。
王荣皓:
淳朴乡风才是永远的财富
从大操大办到自觉简办,从讲奢侈搞攀比到不论排场不比高低,如今的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安子头村,乡风文明的精神种子在群众的心里生根发芽。
“受传统思想影响,村里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之风很难根除,我们只有不厌其烦地跟村民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第一书记王荣皓表示,早在前几年,村里就对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规定了操办规模、礼金上限,但群众还没有从陈旧思想“走出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淳朴乡风才是永远的财富。”王荣皓深信这一道理。化风成俗,久久为功,移风易俗并非一蹴而就。为了提振精气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他积极主动的钻研政策、请教经验,并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不断走访调研,最后结合安子头村村情民意,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制度章程,严格实行办事审批报备制度。
“去年我儿子结婚,我办宴席准备了5万元,后来去村上报备,人说要严格按照红白理事会的过事标准办,我开始还有些为难,怕被村里人笑话,后来在王书记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只花了不到3万元就把事过了,办的简约但不简单,大家都说好。”村民李春胜说道。
与此同时,王荣皓定期走访村老干部、老党员,征求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返乡创业青年、道德模范和致富能人等有助于乡村治理的人,都纳入到乡贤队伍中来,还在村里大力开展了“文明家庭”“卫生清洁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多种形式的文明评比活动,宣扬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帮助群众祛除陈规陋习,弘扬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
曹鑫:
用真心换取民心
“他这一年来都是尽心尽力为村里人着想,对于村里的工作永远放在第一位。真的非常感谢他,没有他,村里不会发展这么快。”牛武镇八条硷村村干部感慨地说。
初到八条硷村的曹鑫并不被群众所认可,大家都觉得这个从县直机关单位来的第一书记大概就是来转一转,走一走,做做样子,镀镀金,可没想到,他卷着铺盖住进了村里。
“曹书记,我自己养了好些蜜蜂,产的蜂蜜没人要,卖不出去,人家都嫌没有厂家。”一日,脱贫户夏方安找到曹鑫诉苦。曹鑫听说后,自掏腰包将夏方安的蜂蜜买了一部分,随后拿到单位给同事发放,让他们帮忙做宣传,并且马不停蹄联系了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前来收购。
在八条硷村的300多个日夜,曹鑫通过日复一日的长期走访,把群众当亲密家人、田坎老师、山野朋友,进家门、谈家事、拉家常,带给老百姓很多感动。在冯家塬小组走访村民时,他发现脱贫户夏方梅家有个小孙女,2岁多没有母亲,在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他积极联系县妇联给孩子争取了奶粉、衣物和资金;在走访刘家塬村民小组时,群众反映有一段生产路被暴雨毁坏,出行不便,他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将生产路及时进行了维修;在走访贫困户周双明家时,得知其妻子吃的药物是自费购买的,他仔细观察,发现有几种药品是国家免费发放的,当天就去医疗部门领了送到家里,并多次叮嘱吃完了记得给他打电话……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建设苹果示范基地、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广场、维修活动阵地……曹鑫凭借着一颗真心为民的初心,化身为村上惠民政策的宣讲员、为民解忧的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更成为了八条硷村村民的“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