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龙和妻子在打理果园 7月20日上午,在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韩老湾村,41岁的刘光龙行走在果园中,不时翻看着果袋,眼里满是期待。
一场大雨过后,一排排整齐的果树被洗刷得更加嫩绿,更有活力。微风吹来,树叶随风摇曳、果袋沙沙作响。
闻着清新的空气、望着满山的果树,刘光龙不禁感叹:“谁说非得当老板,农民一样有出息。”
外出打拼当老板
和其他村民一样,年少时的刘光龙也梦想着扔掉锄头、走出农村。1999年,初中还未念完,刘光龙就草草收场。站在硷畔上,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山秃岭,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只身一人外出“闯社会”。
搬砖、挖石、铲土……靠着一身苦力,刘光龙在县城周围打起了工。早起晚归、风吹日晒,当小工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次帮亲戚搬砖的机会,刘光龙认识了一个砖匠师傅,听说垒砖比搬砖挣得多,就跟着当起了学徒。
“砖匠也算是‘技术人才’,一天能挣300元,比当小工要挣得多多了。”刘光龙回忆道。
几年后,刘光龙技艺学成,也结婚生子,靠着手艺一年能挣四五万元。生活稳定后,他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县城。自己打工挣钱,妻子照顾孩子,一家人的日子虽说辛苦,但也幸福。
脑子活、人实诚,与刘光龙打过交道的工友对他很放心。圈子混熟以后,从2007年开始,刘光龙一有机会就干起了承包的活,既当老板又当匠人。
“那时候经济发展好,城市建设快、工程项目多,我们揽活也容易。”刘光龙说,“一些大老板看不上的活,就转包给我干。”
维修道路、修建房屋、灾后重建……那几年,变身老板的刘光龙每一年都能挣到12万元左右;高光时刻,短短一个月就挣到了20多万元。
“那个时候,生活不愁、衣食无忧,妻子和孩子都很好,我也觉得挺满意。”刘光龙笑道。
返乡创业当农民
2015年,离家多年刘光龙决定回到韩老湾村。这次,他不想再当来去匆匆的“过客”,而是要永远留在村里。
“回家当农民。”当刘光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后,当即炸锅了。
“好不容易才跳出农门,咋又要回村里了?”
“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又要去当农民?”
“是不是脑壳进水了?让我和娃娃再回去跟你受苦?”
面对突然的决定,家人脸上写满不解和疑惑,妻子叶庆霞也发火了。在他们眼里,刘光龙当老板、挣大钱,放着好日子不过,回来不仅自找苦吃,还让他们跟着受罪。
“这样的态度,我想到过。”刘光龙笑着说,“他们只看到眼前,没考虑到长远。”
原来,那些年,志丹县全面发展苹果产业,不仅吸引当地农民回乡创业,更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当刘光龙听说洛川一个亲戚拖家带口来志丹承包果园时,更是深深地刺激了他。
看着回村后一个个干得风生水起,刘光龙对家乡的牵挂一天比一天深厚,回村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
“干工程是能挣大钱,但是结账慢,万一拖个三年、五年的,就没有赚头了。”
“有惠民政策支持,苹果才是长期稳定、有前景的好产业。”
“外地人都来了,肯定是看好这个产业,要不咋会来?”刘光龙苦口婆心地给家人解释着。
听刘光龙一说,妻子和家人也觉得有道理,态度逐渐转变。刘光龙不再给他们反悔的机会,立即收拾好被子铺盖,回到了韩老湾村。
站在硷畔上四处环望,故乡的河沟,乡间的小路,再也不是离开时的模样,眼前的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亲切。
“以前回来像过客,感觉心在飘;这次回来扎根了,心里很踏实。”刘光龙深情地说。
黄土地里能刨金
等不上幼树长大,心急火燎的刘光龙走起了“捷径”,用24.6万元承包了54亩挂果园。
由于刚从工地“转岗”,没有技术、没有经验,刘光龙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哪里有培训,他就跑到哪里;技术专家走到哪里,他就追到哪里。听说甘肃天水、平凉果园管理得好,独自一人连着跑了5次。
三年过去了,果园还是那片果园,刘光龙已不再是当初“神气”的老板了。最开始,他一边管护果园,一边打工挣钱;再后来,打工也赶不上投资,只能到处借钱、贷款。
2018年,刘光龙决定“另搭台子重唱戏”,用自家的上等好地和村民互换,集中连片建成了56亩乔化富士。
2019年,志丹县举办职业农民培训班。刘光龙和妻子叶庆霞报名参加,经过培训、考试,夫妻俩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证书;2021年,又取得了中级证书。
“以前觉得农民很自卑,现在当了职业农民感觉很自豪。”拿着证书的夫妻俩,开心地笑着。
经过几次培训,专家传授的新理念、新技术,让夫妻俩大开眼界。刘光龙认识到,“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要按照单果管理思路,选好种、管好园、卖好果。
于是,刘光龙从果树选育开始,将传统乔化富士全部嫁接为新品种短枝富士,商品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
2021年,夫妻俩又养起了猪,走果畜循环路子,创绿色有机牌子。“现在存栏60多头,去年猪的行情不好,只卖了11万元,帮我节省肥料4万元。”叶庆霞十分兴奋。
如今,刘光龙整天钻在果园,浇水、施肥、杀虫……像抚养小孩一样上心。“现在去趟县城反而不习惯了,待着心慌;一回来,看见果园就踏实了。”
果园即将进入盛果期,刘光龙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明年能套10万个袋子,预计收入20万元,以后一年比一年多。”
在刘光龙的带领下,在外闯荡的村民也纷纷回来了,韩老湾村变得越来越有人气、越来越热闹了。
在外闯荡的白海元回来了,种了20多亩苹果,养了60多头牛;当老板的白鹏飞回来了,种了60多亩苹果,养了100多只湖羊和20多头肉牛。
村上撂荒多年的土地被流转了;村民戒掉了喝酒赌博的旧陋习,追赶起养殖务园的新流行;留守老人在果园打工,家门口种地挣钱两不误。
如今,800多亩苹果成为全村致富的摇钱树,寄托着刘光龙和村民们奔小康的美好希望。
“回到老家,我不后悔!”追问刘光龙当初的想法,他更加坚定曾经的决定,“我就想回村当农民,实实在在为家乡干点事,让村民富起来,让家乡美起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咱们农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