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于榻上,辗转反侧,中考临近之际,我越发焦躁不安。成绩的停滞不前,一次次无止境的模拟考试,夏夜房间的闷热,令我夜不能寐。百无聊赖,我揭开了窗帘的一角。
一缕月光从那个缺口蔓了进来,像是丝绒般的质地,又像是清晨初见明时,远山的薄雾。轻轻的,柔柔的,清澈得好像能渗出水来。我掬一捧在手里细细端详,犹怕一不小心弄皱了它。它慢慢化在我手指尖上,凉丝丝的。我索性全部拉开窗帘,邀月光到房间来,与我为伴。
玻璃窗被那皎洁的月华擦得干干净净,透过玻璃向下望,见院子里齐齐整整的一排李树披着月光静静立着。我想起三月末的李花怒放一树白。五片花瓣紧抱着,几朵花朵紧挨着,有的含羞半遮面,有的张臂伸懒腰,有的挨挨挤挤,团成一簇,有的冷冷清清独立枝梢。月光洒在树冠上,在这一束白花间肆意渲染,刚开始星星点点,渐渐染白了整个世界。
它是少年的光,李白的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位谪仙就是在这寂静的月夜里邀月对饮的吧。纵然孑然一身,却还有月、影相伴,自得其乐。我似乎看见了那翩翩君子,一袭白衣在花丛间飘然起舞,对酒当歌,衣袂飘拂,揉碎了月光,打破了仙影,唯美而又浪漫。他扬起的月光碎片洋洋洒洒,清清冽冽,褪去了一夏的闷热。
它是少年的光,苏轼的刚。抬眸望去,一片漆黑的天幕中,唯有一轮皎白,映得地面透亮光滑。我不禁吟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跟上苏轼的脚步,同他一起庭中赏月,月下漫步。月光渐渐照亮他心里那贬谪的悲凉。我又回想起那次在赤壁的小船上,“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面上影影绰绰,波光粼粼,白露横江,万顷茫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思萦绕耳旁。
渐渐地,月光涤去了我的燥热,似一泓清泉,静静流淌在我焦躁的心上。我在这澄滢如水的月光里沉沉睡去。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紧扣中考作文题中的“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感而写,由焦躁不安、夜不能寐,写到那缕月光,继而联想到青莲居士的月光,联想到东坡居士的月光,由人及己,皎洁的月光洗涤小作者的燥热,脉络清晰,行文流畅,用词典雅,大量的四字词语彰显了小作者的文字功底。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如夏日午后的清风,缓缓徐来;也如林间清泉,娓娓道来;亦如江河的源头,干净清澈。读来是一种美的体验。
(邓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