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金色年轮,岁月如歌
——《延安插队知青名录》序言
  忽培元
  书作介绍
  《延安插队知青名录》一书选用最简捷、最直接的方式,收集准确信息,留存岁月记忆;撷摘扼要性文字,记录当年实景。珍藏起那一节节难忘的生活线索,记录下那一段段知青的历经轨迹,浓缩知青故事,将其郑重地传给后来之人,让大家能够拥有子觅追思的印痕,为曾经在延安插队生活的知青,如实地记述那段历史,这是《延安插队知青名录》编辑整理的初衷。
  《延安插队知青名录》一书只用知青姓名、原籍学校、插队社队地、工作单位几个简单的节点,平铺直叙地串联起知青当年的那段难忘经历。循着每位知青的痕迹追索下去,展现出来的,是每一位知青在那段特殊年月的生活轨迹,力求清晰准确,不错漏一人。该书时空跨度之大、动员幅面之广、亲身参与之众、信息收集之多,都是很少见的。经多年努力,集众人智慧,如今,它已经是影响广泛,矗立于延安知青之心,高耸于众书之林的崭新模样。它增添了地方历史记述,补缺了上山下乡知青的那段实录,同时也承载起了一份社会责任。
  《延安插队知青名录》向所有知青朋友开放,同时向社会公众广做宣传。复制历史,还原本真。让最真实的历史印迹得以再现,让最纯质的记忆得以重演。当年,我们一起经历那段难忘的岁月,如今,捧书为伴,给自己留下追思的空间,为后人收存岁月的史录,同时,也方便知青朋友们去随时查阅,带您瞬间回到当年……
  这无疑是一部传世的书,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它静静地安卧在大地上,外表并不显得巍峨。它由无限深情拌着一掬掬黄土凝结起来,质朴无华,坚固如铁。其实它是耸立在世人心中的,无法忘怀,更不容抹去。因为这不是人为建造,而是在特殊年代里千千万万的被称作“知识青年”的人们,用美好青春与一胸热血在陕北黄土地上构筑起的看不见也倒不了的一座纪念碑的文字纪录版。是一部饱含甘苦又充满激情的,如同青铜器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加着分量与光泽的青春记忆。翻阅这部厚重的志书,面对书中记录的这些普通却格外亲切的姓名和极有限的简介内容,你会深切地感悟到:书中所记录的点滴信息虽很有限,但是它为后世读者所提供的思考线索与想象空间以及延伸阅读的可能性,却是极为广博、丰富而无限度的。其中的每一个姓名,都与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单位、一个村庄乃至一座城市、一块土地甚至一个时代密切相关联,同一群人的命运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代人的“长征组歌”,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特殊风貌与奔腾潮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它又是一幅工笔写实的世俗风景画卷。《延安插队知青名录》,如同宋人《清明上河图》和明人《皇都积胜图》,呈现的是半个世纪之后,当事人对于自己所经历的知青上山下乡岁月的回顾与思念。可见这绝不仅仅是用文字记录的历史过程,而是青春热血的诗意沉淀。《延安插队知青名录》的编写问世,也是对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最好纪念。不是为知青岁月画上句号,而是开启了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峥嵘岁月的承上启下的务实之举。试想今天如果有一部《红军长征人员名录》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名录》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中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实际所造成的历史影响力,同样是深远而不可估量的。因此,当编辑者邀我为此书题词时,作为一名当时的知青,我回想当年,彻夜难眠。思虑再三,写下了“金色年轮,岁月如歌”八个字。
  金色年轮,岁月如歌。无论日子过去多久,书中的内容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年轮总是鲜活地增长,人物更是不朽地存在,浪花之下的淙淙潜流、文字背后的欢乐或心酸都是不会淡忘消逝的。
  我以为世间的书大致有三种吧。一种乃敷衍应景之作,往往是无聊文人的无病呻吟,为的是窃利盗名而已;一种是心动之书,则是饱学有识之士的真情实感流露,可谓惊世骇俗,以自省醒人;还有一种是杜鹃啼血般的心灵振颤之作,往往是亲历者的爱恨情仇或生活事业之苦与乐的呈现,属于如骨鲠在喉、块垒在胸、不吐不快的生命倾诉与歌咏,实属真米实粬。应景之作,也会因趋炎附势而得以热捧,一时声名鹊起、昙花一现。真米实粬之作,日久弥香,终将化为不朽。《延安插队知青名录》,这部沉甸甸的大书,用陕北农民的话讲,“句句都是真颗子”。当你捧读它的时候,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带入岁月深处。这与你有无同等的生活经历有关也无关。你读着每一个人的姓名和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简介,会强烈地感到那惜墨如金的文字背后,呈现着一张张稚气又英俊的姑娘或小伙子的面容。你感觉那是你自己,或是你的父亲母亲,甚或祖父祖母的当年。那年轻英俊的面容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相同背影之下的不同的人生遭际和生命轨迹。每一个原本很容易忘却的姓名,由于融入时代洪流,便足以成为一部长篇小说或纪实文学的丰富素材。这的确是一部特殊年代千万人的“耕耘初记”,呈现出的文字只是冰山一角。书中浓缩了成千上万人的金色年轮,如歌的岁月,是那个时代的希望和理想所在。今天回过头再看,更是我中华民族的希望和理想及精英人物之所在。而那崎岖小路与黄土窑洞,便是“摇篮”便是圣地。两万多个姓名排列起来,曲折漫长,如龙狂舞。又一次伟大长征,一路上的歌声与叹息像风中的大雁掠过长空,从“一”的排列开始,呈现出一个大写的“人”。
  “金色年轮,岁月如歌”,在这漫长的人生路上,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坚定还是动摇,兴奋还是无奈,总如河流淌过,岁月如今都化成了豪迈的歌。这条河,千回百折,流淌到今天,终于汇集成一汪深潭。豪迈哀婉的歌,令人产生无数的遐想。北京和各地知识青年的到来,对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古城延安,无异于又一次历史机遇与新篇章开启的庆典。第一次是中央红军从远在南方的中央苏区喋血转战而来,经历十三年艰苦卓绝,最终走进了北京。这一次是新中国的知识青年由首都北京出发,车马劳顿一路而来,“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他们高唱理想之歌,在黄土地上加温锻打淬火再出发,汇集成时代洪流,共同赓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我衷心感谢这本书的创意者、发起和策划者、组织编纂者。这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次了不起的远征。许多年如一日,由单兵作战到组织大兵团网络会战。把两万多个消融在半个多世纪岁月长河中的姓名乃至足迹,钩沉打捞起来使之升华到文化的层面,流传后世,谈何容易。十个人聚餐,十年后再忆,都会有若干版本,更何况是半个世纪前的数万人一场感天动地的运动。然而他们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艰难地走过来了。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三十周年纪念会,我曾代表中共延安市委率团赴京参加了。2019年,即三年前我在京又应邀参加了知青赴延安插队五十周年纪念聚会。大约有三四百白发老人,当年的知青聚集在一起,回忆畅谈当年。我不知道李新一和默金杰两位是否也在其中。这两位大主编,是本书的大功臣。特别是宜川县插队知青李新一,没有他也许就没有这项伟大文化工程的创意。作为特邀嘉宾,安排我在会上发言。可惜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这部书正在编写中。不然我一定要向大家隆重介绍,向两位主编和编委会的全体成员深深地鞠躬致敬。
  大书出版在即,编委们诚邀我为本书作序,作为知青一员和见证了知青岁月的延安人,自觉责无旁贷,恭敬鞠躬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