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萧 三
  人物介绍
  萧三(1896—1983),原名萧子嶂,又名萧莼三,学名萧植蕃,笔名天光、埃弥·萧爱梅等。湖南省湘乡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和平之路》《友谊之路》《萧三诗选》和《伏枥集》等,俄文诗集《湘笛集》《我们的命运是这样的》。翻译了《国际歌》歌词,并著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主编《革命烈士诗抄》及续编。
  到延安前
  萧三,1896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从小爱好文学。13岁时与毛泽东同学,后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一师附小。萧三在20世纪初叶就投身革命活动,1918年他和哥哥萧瑜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1919年赴北京,入勤工俭学留法预备班,后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5月赴法国勤工俭学,进入蒙达日公学。曾组织工学世界社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经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苏俄,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曾与陈乔年一起将《国际歌》歌词译成中文。1924年1月与任弼时等代表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参加列宁的葬礼及护灵活动。同年夏回国到长沙,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共湘区区委委员,参与领导开展湖南青年运动。
  1925年春,调任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并任刚刚改名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方区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北京及北方各地响应上海五卅运动的学生和民众爱国斗争。1926年秋到上海,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代理书记,参与领导全国团组织的发展扩大,推进学生和青年运动,支持北伐战争。1927年2月,兼任中共中央与上海区委特别委员会委员,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曾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因病赴苏联疗养,并先后任教于远东大学和莫斯科东方学院。1930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担任“左联”常驻苏联代表,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并主编该会刊物《国际文学》的中文版。1933年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4年代表中国“左联”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发言。此后连任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在苏联期间他写了不少诗歌,歌颂中国革命,谴责帝国主义侵略,宣传鲁迅和中国左翼文学。
  延安时期
  1939年3月,萧三从苏联回国,经过新疆,于4月10日左右到达延安。担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翻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常务委员、文化俱乐部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延安,毛泽东曾多次与萧三交谈。1939年5月5日,他们谈到《聊斋志异》,谈及鲁迅对该书的评价、苏联对该书的看法,以及对斯诺所写毛泽东传记的看法等话题。5月12日谈到读书、写诗问题,萧三与其兄长萧瑜的关系,以及鲁迅兄弟、瞿秋白的牺牲等问题。
  1940年4月1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主办的《大众文艺》创刊,周文主编,萧三负责具体编辑,方纪协助。萧三还和外国同志一起编对外刊物《中国导报》。
  1940年9月1日,萧三与公木、刘御等发起创建新诗歌会,开展街头诗、诗朗诵运动,创办了诗歌杂志《新诗歌》。他写了《关于高尔基》《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朱总司令在延安》《贺龙将军》文章等。还翻译了《列宁论文化》和《马门教授》《新木马记》《光荣》《前线》等4个剧本及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
  1941年12月,与艾青等发起组织延安诗社,11日在文化俱乐部召开成立大会,萧三等七人被选为理事。1942年1月2日召开常务理事会,推定萧三负责组织股、诗运股。
  1942年初,参加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4月10日在交际处召开第二次例会,决定萧三参加召集戏剧界座谈会,并参加延安国际报道社,进行国际宣传。5月,萧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4年,边区开劳模大会,萧三组织了一批作家采访劳模,写出文章刊登在《解放日报》上,之后他写了《第一步》总结此事,毛泽东见后致信给予鼓励。
  1945年4月至6月萧三出席中共七大。
  离开延安后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华北文艺工作团赴张家口,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文委常务委员,1946年任华北文协主任,出版了民歌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1949年到北京,长期从事世界和平运动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历任政务院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中苏友好协会副总干事,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中国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顾问、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译文》杂志编委等职。“文革”后出席第四次文代会。萧三还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3年2月4日,萧三在北京病逝。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