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宏朋友圈里为村民带货 本报讯(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吴鹏飞)“聂洼村红糖核桃饼、椒叶饼在线预订,下午5点30分现场售卖,有需要的可前来选购……”8月4日,七夕节,黄陵县聂洼村驻村工作队员曹建宏的一条朋友圈消息迅速传开后,大家纷纷通过微信前来认购。仅仅一上午时间,300多张饼就认购一空,一天内帮助村民增收300多元。
在黄陵过七夕节有烙饼的习俗。当天,正好赶上村里有人烙饼,曹建宏就顺势当起了“销售员”。烙饼的村民叫封巧艳,家里3口人,在低保、残补等兜底性政策的保障下,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有了保障,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在村上走访时,我发现封巧艳烙得饼品相好,口味也不错,我们就鼓励她,把这门产业做起来。”曹建宏说。
一开始,封巧艳担心这个产业做不起来,经过工作组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才逐渐打消了她的顾虑,但她还是为销售发愁。曹建宏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和村干部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帮助封巧艳销售,不少爱心人士纷纷响应。
“我原先担心自己做的饼不好卖。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没想到饼全部都卖完了。我打算好好做,争取把它做成一项小产业,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封巧艳高兴地说。
驻村干部的倾心相助,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增收。如今,驻村干部帮忙带货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为群众增加收入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曹建宏说,下一步,他将和村干部们继续挖掘有手艺、有特长的群众,鼓励和帮助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