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时常会发现,有些小孩子时常鼻子堵,睡觉时张口呼吸,甚至会出现“小呼噜声”,还有的孩子会经常张口呼吸,时间长了牙齿前突……
其实这是一种叫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疾病。那么,这种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预防和避免呢?为了科学回答这些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医三院延安分院耳鼻喉科学术主任曾进。
科学认识腺样体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腺样体?曾进指出,腺样体是长在儿童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学名叫作“咽扁桃体”,和咱们常说的“扁桃体”(也叫腭扁桃体,位于口腔内)算是一对孪生兄弟,主要作用是保护儿童上呼吸道,减少细菌和病毒对呼吸道感染。
其次,腺样体肥大就是疾病吗?曾进说,很多家长无意中发现自己家孩子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以后就特别焦虑,其实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腺样体肥大是正常生理过程。只有一些孩子的腺样体过于肥大,堵塞鼻腔,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才算是疾病。
再次,腺样体肥大有什么症状?曾进强调,因为腺样体位于鼻腔后方的鼻咽部,因此他主要引发的症状是鼻子堵塞,表现为张口呼吸,夜间呼吸音变粗,甚至出现“小呼噜声”,有些儿童会出现流涎(流口水)的表现。此外,还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严重者会引起腺样体面容和生长发育的迟缓。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
曾进说,腺样体肥大大体上有四大危害:
一是影响听力。腺样体肥大会堵塞中耳与鼻腔之间连通的管道,导致中耳负压甚至出现积液。这种分泌性中耳炎没有明显的耳痛、流脓的症状,极易被家长忽视,往往是通过看电视调大音量,或者成绩下降被老师发现。这种分泌性中耳炎被称为儿童听力的隐形杀手,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影响呼吸道。腺样体肥大容易导致反复鼻窦炎发作,这种慢性鼻窦炎的分泌物会引发儿童慢性咳嗽,甚至是肺部反复感染。
三是影响生长发育。儿童因为张口呼吸和打鼾,夜间出现缺氧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生长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的儿童。
四是影响面部美观。这种主要是因为长期张口呼吸后,导致牙齿前突,嘴唇微张,影响面部外形。
腺样体肥大如何防治
那么,儿童鼻子堵,一定是腺样体的问题吗?专家说,不一定,儿童鼻子堵的原因很多,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后鼻孔闭锁等都会导致鼻塞,腺样体肥大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腺样体肥大,一定需要做手术吗?曾进说,不一定,没有症状的腺样体肥大,不需要治疗,只需要观察即可;症状不严重的儿童,可以先尝试药物治疗;症状较重,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伴随中耳炎、睡眠憋气、腺样体面容,发育迟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需要做哪些检查?曾进说,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鼻内镜检查或者鼻咽部X线检查,部分儿童需要做睡眠呼吸监测评估夜间睡眠缺氧情况。
腺样体肥大,可以等到它自然萎缩吗?曾进强调,腺样体一般在8-10岁左右萎缩,对于大多数没有症状的儿童,可以等到自行萎缩。对于一部分症状比较明显,或者已经出现并发症(比如中耳炎、鼻窦炎或腺样体面容)的儿童来说,等到它自然萎缩,意味着腺样体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不能等待它自然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