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王樱燕
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神升华,也是我们党永恒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延安精神为我国抗击疫情的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延安精神的强大生命力,使其在后疫情时代仍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本文结合时政,通过对延安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在后疫情时代价值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并给延安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一、延安精神概论
(一)延安精神的来源及形成条件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漫长的过程才得出的伟大精神,在这期间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为延安精神的创立提供了主要来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孕育了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包含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开端,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源头。随后,在党的旗帜的领导下,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就是党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直至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崭新时期和开辟中国革命独特道路具有示范性的作用,体现了无产阶级崇高的革命精神。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推进苏区红色政权建设,并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苏区精神是党在苏区革命实践和奋斗中积淀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来说,苏区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也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来源。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革命风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延安地区的艰苦环境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延安地处陕西西北部,属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在当时,延安属于中国最为贫困落后的地方,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生产力十分低下。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抵达之初,经济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生活各方面需要都严重不足。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坚定信念,进行大生产运动,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艰苦品质,积极面对困难处境,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赢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艰苦的斗争经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毛泽东思想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延安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开始逐步成为党和军队的领袖,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经过延安整风,全党上下逐步认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以及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七大以后,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揭示了在革命环境下中国社会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都不平衡的本质,并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十三年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革命战争时期,延安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那时候的延安,交通工具简单、道路不通畅,出行非常不便利、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生活极度贫困,当地居民甚至面临着没有吃没有穿的困境;此外,延安时期是极其艰苦的时期,不仅有封锁,还有敌机经常来疯狂轰炸,在延安的革命志士们都面临着既穿不暖也吃不饱,还有可能随时牺牲性命的危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之下,延安能吸引来无数仁人志士和爱国青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共的理想信念与人民大众的理想信念相适应。仁人志士和爱国青年之所以能从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是因为都有着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
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延安时期,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一件小事情都要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切实为人民谋取福利才会有结实的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回顾历史,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和行动指南也是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要求和生命力所在。
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革命斗争没有可照搬的经验,这就要求其革命相关理论和实际行动必须要创新。延安时期,革命任务具有艰巨性等特点,中国革命任务的这些特性要求其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停滞不前,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革命党人在延安十三个春秋,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延安特色的工作,建起了许多党校和各类军政院校,革命党人在延安这所大学校中培养了大量干部和干事等。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田。毛泽东同志把陕甘宁边区当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试验田。如果当时毛泽东同志不懂得如何去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就没有今天繁荣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时期,革命同志们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可以说所有这些精神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党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甚至有句非常流行的口头禅——八十的老人门前站,一日不死一日照样干。
二、中国后疫情时代情况概述
(一)中国后疫情时代的情况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社会和全球各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我国的体制优势、基层组织优势和社会结构稳定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都取得积极成效,各大企事业单位纷纷复工复产复学,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二)中国后疫情时代的问题
经济发展受挫。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资源进口国,而且很多方面依赖性很高,对相关产业链的影响甚大。疫情从消费需求、生产生活、产业链重构以及投资稳定性等方面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疫情防控仍是我国在后疫情时代最为重要的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应被放在首要位置。但是随着疫情的稳定控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问题也是当前及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稳定疫情和恢复经济的界限,化解疫情冲击下金融风险和就业问题的矛盾是我国在后疫情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
意识形态受质疑。疫情暴发初期,一些西方国家在未明确真正源头之时,就以疫情首先发现于中国武汉地区而毫无理由地给新冠病毒贴上了“中国”标签。在面对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举措,西方一些反华媒体高举所谓人权和自由的旗帜,谴责中国政府侵犯和践踏了人权,对中国政府的防控举措妄加论断,发表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极端言论。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在权威部门明确发布信息之前,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散布传播不实言论,引发大量转载跟帖,极大地误导了群众,加剧了人们对疫情的恐惧与焦虑。一些不法分子更是打着一系列幌子,趁着疫情造成的紧张氛围,利用网络手段行诈骗钱财之实,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既不利于疫情防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后疫情时代,不仅是一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快速恢复的战争,还是一场舆论战、思想战,是对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的考验。
三、延安精神在中国后疫情时代的价值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深刻阐明了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一)坚定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政权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凭借理想信念的坚定力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造奇迹,使革命事业取得了胜利。“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表达的就是坚定的意志对于成就大事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际,延安精神塑造的坚定信念为中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份坚定的意志,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定宇院长、李文亮医生以及无数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坚守自己的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众志成城,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生命防线。这些抗疫英雄的英勇事迹就是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完美写照。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和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抽调全国的精干医护人员和医疗防护物资进行支援,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到抗击疫情最前线,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感染、病亡,遏阻疫情蔓延和扩散,从而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实践证明,在后疫情时代,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战胜艰难险阻的全面胜利。
延安红色文物资源大都记录了各朝代、时期、事件的发展情况,红色文化资源是一面镜子,它既可以带领人们回顾社会历史发展历程,又可以照亮前行的路,尤其是丰富的红色文物(包括革命遗迹、革命旧址、领导人旧居、革命文物艺术品等)蕴含的延安精神。在后疫情时代,人们通过参观历史遗迹、接触展览品、鉴赏文博产品等途径了解历史大事件,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了解党的执政规律,深刻认识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水深火热”之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和宏伟目标。从政治视角看,通过延安精神在各个时期作用的发挥,人们会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提振经济,实现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价值的内涵是指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延安精神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可以促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在促进红色旅游业发展方面,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圣地,也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核心城市。革命时期的党中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延安奋战了十三年,为今天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包括革命遗物、旧址以及纪念胜地等。延安被国家确立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历程的见证,承载着伟大的延安精神。后疫情时代,延安地区的红色产业发展对促进我国红色旅游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使延安市有限的红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延安红色旅游提供了质量上的支持,促使延安红色文化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现阶段,随着疫情的平稳,我国经济的复苏过程必然伴随着许多无法预知的艰险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延安精神的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实际,对市场发展的现状具体分析,从而促进经济恢复任务顺利进行。后疫情时代,我国市场供给状态、可利用资源以及国内外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无法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为了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疫情后市场发展现状,我国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协调解决复工复产问题、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以及大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等。
通过将延安精神与旅游业、教育、文创产品、餐饮、培训等行业联系起来,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让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成为稳住脱贫攻坚战果的新引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此外,通过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并带动服务业等相关绿色产业,逐步淘汰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能的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引领社会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弘扬延安精神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和激发军人担当强军重任的重要途径。延安精神不仅能让人们学习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而且能通过红色资源对参观者进行革命精神洗礼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洗礼和教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延安精神可以引领党建发展和强军建设,弘扬延安精神是后疫情时代找准党建工作、强军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牵引点,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把党建、强军引领工程做深做实的体现。另一方面,延安精神在社会教育中起引领作用。疫情常态化控制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延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承载的延安精神,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对全社会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的四史教育(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历史情感认同,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例如,无数抗疫一线人员在抗击疫情中切实把优秀的延安精神动力外化到实际工作中去,他们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抗击疫情无私奉献,他们在疫情之中将延安精神的红色教育做到了思想与行动合二为一,将延安精神的教育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张海燕系西安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樱燕系西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