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王晨曦 王婕妤
一
一个人要何等坚韧,才能在深山坚守六十余载,克服重重磨难,创造“奇迹”。
“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把自己所学回馈给群众。”这是张淑珍常挂在嘴边的话。
1937年,河南省太康县,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在那个年代,女子入学并不容易。张淑珍苦苦哀求,直到12岁时,父母才把她送进学校。一开始,张淑珍在班里成绩排名倒数,但凭着一股拼劲,她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1957年,张淑珍离开家乡前往西北农学院求学。由于所学的是林业专业,张淑珍到黄土高原上的靖边县实习。在治沙种树的200多天里,她住在简陋的土窑中,风沙让这个年轻的女孩更加坚韧。
1961年,张淑珍毕业后,被安排到商洛工作。得知要去山区,张淑珍没有退缩,她服从组织安排,一头扎进秦岭深山。
山脉连绵起伏看不到头,山路蜿蜒崎岖、险象环生,就这样,张淑珍坐在拖拉机里摇摇晃晃地走了一天。
一到商南县,张淑珍顾不上路途艰辛,立即开始下乡调研。她看到这里的群众日子太苦,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就下定决心,要帮助群众摆脱贫困。
“我在安康看到有群众种茶卖钱,咱商南能种吗?”张淑珍心想,商南要是种上茶叶,村民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1962年开春,张淑珍申请了10公斤茶籽。之后的5年间,她天天往苗圃跑,耐住性子,一遍遍地尝试播种、育苗,想方设法把茶苗种成功。
“你一天在乱搞啥?地里茶苗到底能不能活?”时间久了,有人开始质疑。
直到1967年,苗圃终于采到第一批茶。手捧着来之不易的茶叶,张淑珍欢呼雀跃,商南可以种茶!
197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淑珍参加了省上考察团,去浙江绍兴学习。在那里,她看到成片的茶园,当地村民因茶而富,她觉得,商南也可以规模种茶。
满怀着希望,张淑珍回到商南,说干就干。1971年春节,她带领群众开垦荒山草坡,种茶籽,大张旗鼓建起茶园。
看着茶苗一天天长大,张淑珍信心倍增。然而有一天,她去茶园检查时,突然发现有片地里的茶苗被拔光,种成了庄稼。
“种茶能当饭吃吗?等着你的茶,要把我饿死。”一位村民跳出来说。
辛辛苦苦管护的茶苗被拔了,张淑珍心在滴血。
老天爷也来“捣乱”。1976年11月,商南遇上零下8摄氏度的低温天气,当年种植的茶苗全被冻死。
接连的打击让张淑珍心情沮丧,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爱人焦永才鼓励她:“这回失败是天灾,不是你的错,别灰心。”县上也继续支持种茶,这让张淑珍重拾信心。
短短几年,商南建成茶场36个,开荒种茶2万余亩。一盆茶叶鲜叶能换一袋面,茶叶的收益有了,大家的种茶热情也高涨起来。
眼看茶园发展越来越好,不幸却降临到张淑珍身上。
1989年,张淑珍被查出身患癌症,做完手术在医院住了3个月。彼时,正值种茶高峰期,张淑珍还一直放心不下商南县茶业站的工作。
有一天,副站长刘保柱带着同事去看望张淑珍,刚走进病房,她就坐起身急忙问道:“茶籽发放了吗?地块选好了没?”看着眼前因为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的老站长还在关心工作,刘保柱眼眶瞬间湿润。他心想,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这份工作。
眼看身体刚有好转,张淑珍就要出院,一心想去茶园看看。儿子焦岩飞急忙出来阻拦:“你现在还需要静养,先别操心地里的事。”但张淑珍执意要去。实在没办法,焦岩飞只好和姐姐搀着母亲一起上山。焦岩飞觉得,种茶是母亲忙了一辈子的事,因为精神支柱不倒,她才战胜了病魔。
1994年,张淑珍又遇到人生另一个打击,爱人焦永才被查出肝癌晚期。张淑珍陪老伴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79天。“你一辈子把种茶这一件事做好就行。”临终前,焦永才给张淑珍留下的一句话,支持她走到了今天。
农村出身的张淑珍,选择用林业专业反哺乡村;平原上长大的她,在山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张淑珍始终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种茶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这种朴素的追求一直激励着她,让她在历经人生的数次磨难之后依然坚韧,在商南这块土地上日复一日地坚守。
二
一个人要何等执着,才能将一项事业坚持六十余载,在坚守中不断创新,造福一方。
“超,这两天天气变化快,棚里的温度要随时调节,不然苗子不好成活。”9月6日6时20分,还在睡梦中的商南县沁园春茶业公司负责人王超,被一阵电话铃声唤醒。听筒里的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一到换季,85岁的“奶奶”张淑珍就操心地打来电话,叮嘱他照顾好新培育的茶叶苗。
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张淑珍每每遇到茶叶新技术,就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兴奋。了解、学习、熟悉,关于茶叶的一切,她都不愿错过。就这样,她守着茶树,做了一辈子茶叶,不断刷新商南茶叶的“高度”。
1985年,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茶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可是,面对丰产的茶叶,群众又遇到了难题:供大于求,商洛茶叶严重滞销。
彼时,县上正将一些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张淑珍与茶叶站副站长刘保柱商量,响应国家号召,把36家茶场联合起来,成立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激发茶叶销售的动力,为群众创造更大利益。
“你这是摔掉铁饭碗,端起泥饭碗。”
“没了铁饭碗,我们以后生活咋保障,不能干。”
……
一时间,周围的朋友都过来劝说张淑珍。很多茶叶站的同事也不能理解,站出来反对。
于是,张淑珍带着刘保柱,挨个上同事家劝说。光说不算,到了茶叶销售季节,张淑珍带头装袋、扛袋,把茶叶放到一辆辆架子车上,护送着走一段。张淑珍用自己的执着与倔强打动了同事。
之后,茶叶联营公司成立,张淑珍担任经理。年近50岁的张淑珍,从技术员转型为商人。“哪怕自己少拿不拿,也要保证每名茶农和工人的利益。”这是她给公司立的规矩。
第一年收茶,36家茶场同时交茶,质量却参差不齐。
“你们的茶叶色泽不行,凭啥跟我们一个价。”
“你们茶叶形状不如我们的。”
看着吵得不可开交的场长们,张淑珍当即拍板:按品质分类分等级,根据不同等级来定价。
就这样,从没有经验,到积累经验再总结,张淑珍不断蹚出新路子。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张淑珍意识到,要想实现更高利润,还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技术出身的她又回到田间地头,移栽、管理,事无巨细。根据本地茶叶的特征,张淑珍带领工人研制出独到的炒茶技术,他们把用这种技术制成的茶取名“商南泉茗”。半烘半炒的技术使得茶叶品质更好。茶叶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价钱还比原来更高。
出于对新技术的痴迷,张淑珍每年都要去南方学习考察,看看能否给商南带回新理念。后来,联营公司又研制出“商南先茗”,在种植技术上实现机械化,进一步提高效率。
不到10年,公司在张淑珍的带领下,产值超过2000万元,茶叶产量翻了40倍。
2009年,当王超提出,沁园春公司想自己育苗,实现茶苗本地化,解决南方苗木进入商南运输周期长等问题时,张淑珍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此时已经72岁的她,一边兼顾联营公司的工作,一边关心苗木培育,经常到王超的苗圃进行指导。
正是因为张淑珍的执着坚守和一代代商南人的传承,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小小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目前,商南县共建茶园25.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人均增收5000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为带动群众就业提供支撑。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茶姑娘”到“茶奶奶”……这位身材娇小的女子,用热血与青春、执着与坚韧,把一切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