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前 1925年,李伯钊在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由廖苏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到上海,在共青团浦东地委任宣传委员,并在平民夜校兼课。1926年冬赴苏联,入莫斯科孙逸仙劳动大学学习,1928年毕业后,留校任翻译。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作品是与沈泽民合写的《国际青年节歌舞活报》。
1931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初夏,到闽西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同年秋,到江西瑞金,任红军学校政治教员,同年冬,调任《红色中华》编辑。宁都26路军暴动后,根据毛泽东指示,与胡底、钱壮飞合写《为谁牺牲》,并改编《黑奴吁天录》为《农奴》。同年根据毛泽东查田运动材料编写话剧《战斗的夏天》。其间,组织演剧队,担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编写了话剧《扩大红军》和关于十月革命的歌舞活报剧等。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央工作团团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事。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到红四方面军参与建立随军剧社,后参与建立红二方面军随军剧社,创作《打骑兵》等。
延安时期 1937年7月,李伯钊将临产,组织上安排去西安,7月25日生子邵京。之后,把孩子寄养在向子敬家,即去太原。在火车上遇见史沫特莱。不久,日军逼近太原,中共北方局退出太原,转向临汾,李伯钊带领一个电台小队转向临汾,任临汾学兵队女区队女生队队长,兼做中共北方局宣传科工作。
1938年初回到延安,住中央局。参加为纪念“一·二八”抗战六周年的演出《血祭上海》工作。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介绍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李伯钊和吕骥、向隅等参加抗战戏剧节,合作创作了《农村曲》,由李伯钊执笔编剧,7月7日在抗大演出,毛泽东与李伯钊坐在一起观看演出,并说这新歌剧是:“亭子间来的与农民的结合。”
1939年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李伯钊调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到长治中共北方局驻地王家团庄,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兼宣传部科长、中央宣传部科长。领导太行出版社,并在长治创办了民族革命艺术学校,任校长。这期间刘白羽等来长治准备为朱德总司令写传记,由李伯钊负责组织协调,她创作了话剧《老三》揭露汉奸,话剧《母亲》抨击国民党反共高潮。
1940年阎锡山倒后,她将民族革命艺术学校改办为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任校长,设戏剧、音乐、美术三系。同年秋,晋东南鲁艺一度与十八集团军总部失去联系,李伯钊带领300人的队伍在武乡附近与此同时敌人周旋,巧妙地采用尾随敌军行动的方法,避免了遭遇,最后遇到我军的交通,终于找到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的部队。刘伯承大为惊叹说:“昔日有名女将秦良玉,击鼓退敌兵,今日有位女将李伯钊,遭遇敌兵,尾其后而行军,获全胜。”当时李伯钊已怀有6个月身孕。
1941年初回到延安,任中央文委地方文化科科长,并撰写敌后文艺工作总结。1941年5月25日在延安中央医院生儿子绍明。1942年入中央党校八支部学习,后转三支部。
1942年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李伯钊找毛泽东谈文艺理论问题到深夜。并准备了在会议上的发言稿。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从党校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1945年任中共中央党校文艺研究室主任。1946年8月9日,曾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延安文艺界座谈会讨论当前文艺界的任务。10月7日参加延安各界发起“美军退出中国”运动。
离开延安后 1946年,到晋西北郝家坡参加土地改革,担任三交南路工作委员会双塔村的组长。
1948年,仍在三交,酝酿创作小说《桦树沟》,并生孩子,5月到中共中央华北局任文委委员,后又到石家庄任华北文联副主任、华北人民文工团团长。同年出版《歌剧集》。
北平解放后,任北平市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艺部副部长,北平市委文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北平市委文委书记、文教局副局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女共产党员》(1949)、《送红袄》(1950)、歌剧《长征》(1951,与于村、贺绿汀等合作)、话剧《桦树沟》(1954)、歌剧《赤卫队之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
1985年4月17日于北京病逝。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