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星期天上午,听从父亲召唤,我和妻子驱车前往延安麻塔山南麓红薯地里刨红薯。
红薯地是父亲开垦的,面积大概有一分多,四周用枯枝作栅栏围着,北边开有一个简易的小柴门。
地里除了种植红薯外,地中心西红柿架上的柿子大小、青红不一,缠绕在栅栏上的豆角蔓挂着一串串秋豆角,南边几株南瓜蔓钻出栅栏吊趴在地塄上,茎蔓上吊着三五个黑皮南瓜。
我和妻子第一次走进这块红薯地,当时整块地里的红薯已经被父亲刨了一半。地面上晾晒着刚刨出的红薯,一堆堆、一颗颗,胖乎乎、带泥土,个头不一,纺锤形居多,一派丰收景象。
妻子惊喜道,这么烂的地,却能够长出这么好的红薯。
“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红薯会长得这么好。”父母竞相答话,笑容满面。
母亲就地挨个割红薯蔓向起收拢,父亲一窝一窝地刨挖,我和妻子跟在父亲身后捡拾摘晒红薯。每一窝红薯至少有一二斤重,最大的一窝只结了一个红薯,似王冠,我们称作“红薯王”,回家后称其质量为3.1公斤。
父亲告诉我,他从年初翻地、起垄栽种、再是刨红薯,今年整整翻了三遍。他刚才用镢头刨红薯时有些累,但看到刨出一个个大红薯后又不觉得累了。的确,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是超回报的劳动。
中国“红薯之父”陈振龙,是明朝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他的故事网上已经讲了很多,而他冒死从菲律宾带回的一条红薯藤,在其住宅附近纱帽池边隙地试种成功,继而在福建乃至全国推广,拯救了3亿多人。
红薯耐旱、高产、适应性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皆可栽种,每年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年产量折原粮三千万吨。
红薯是一种健康的粗粮,营养价值很高,富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6、维生素C、氨基酸、叶酸和钾等微量元素。经常吃红薯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可以预防肠癌,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可以控制糖尿病,可以减肥减脂。
我们家种过红薯二十多年了,这次刨红薯也是一次儿时的回忆。记得那时候在乡下老家,也是霜降前后刨红薯。父亲前面刨挖,我们兄弟姐妹们跟在父亲身后捡拾摘晒红薯。那时候父母在自留地栽种红薯是为了补充粮食不足,而现在栽种红薯则是一种土地情结;那时候栽种红薯有门前黄河做伴,而现在栽种红薯则有宝塔延河围观。尽管红薯渍氧化后黑乎乎地粘手不好洗,但是我们还是在秋阳下一边摘晒红薯,一边打心眼里喜欢。
红薯生熟皆可吃,但是最好不要带皮吃、空腹吃。红薯生可当水果吃,熟可煎、炸、蒸、煮、烧、烤和晒薯脯,叶可做菜。我从小喜欢吃红薯。小时候主食吃的是摊米黄和玉米面馍,味蕾总是抗拒那种酵母酸味,所以我就以甜味红薯代为充饥,久而久之胃有了记忆、养成了习惯。
红薯可充饥、制淀粉、酿酒,别称有红山药、玉枕薯、甘储、甘薯、朱薯、金薯、山芋、地瓜、红苕、白薯、甜薯等,品种有白心、黄心、红心、紫心等。其中红心红薯少丝少筋入口即化,口感细腻、甜度很高。
我和妻子摘着根茎上的红薯,发现大部分是红心的。手机百度得知应该是烟薯25号,再看母亲割下的红薯蔓,叶形小巧,颜色浅,完全符合烟薯25号特征。
父亲说:“红薯苗是他网购的,共400株。白心红薯是补栽的,是他从超市买的红薯育的苗。”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了种好红薯,为了结出更多的红薯,父母坚持高质量经管,适时起垄栽种400株红薯苗,适时挑大粪施入垄沟掩埋,适时逐窝灌草木灰水,适时追施化肥,适时除草灭虫,适时掐头控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多死土地竟然产出四五百斤红薯,市场价可卖上千元人民币。怪不得人人夸赞土地的神奇,父母的精细。
妻子用手机摄像拍照,编发麻塔山红薯大丰收抖音,获得多地朋友的围观点赞。
车载红薯回到父母家中,陪老父亲喝酒解乏。兄弟姐妹各自回忆关于红薯的故事,畅谈麻塔山红薯大丰收,赞美“红薯王”之大。
喝着杯中烧酒,就着碟中小菜。我总感觉——老父亲的这一分红薯地就是一分乡村振兴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