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5日
谷穗沉甸甸 农民笑开颜
通讯员 杨婷婷 记者 方大燕
    ●张志亮(右)和村民查看香谷米品质
  近日,志丹县杏河镇牛寨村近500亩的香谷米迎来了大丰收。金黄色的谷穗低垂着沉甸甸的头,在微风中摇曳,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黄色的田野里来回穿梭,这一丰收的场景,让操心一年的村干部们松了口气。
  “今年的雨水好,香谷米的长势也好,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熬出来的米汤特别香。”牛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志亮高兴地说,“我们牛寨村今年村集体种植了465亩香谷米、农户种了67亩,全村预计能产出香谷米7.5万公斤左右。按现在的市场保底收购价来计算,全村共计能收入45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为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要求,杏河镇牛寨村充分发挥“耕地集中连片”优势,紧盯生态、绿色、有机小杂粮生产,按照“村党支部+科研单位+农户”的模式,精心打造香谷米现代化种植基地。同时,协调市县农机中心提供从整地、播种、植保到收割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产出的香谷米向订单企业保底定向销售,带动了全村有意向的村民全部加入到香谷米种植行列当中。
  “我们这个香谷米亩产能达150公斤左右,碾米后有100公斤左右,最后能卖1200元左右。我们的种子是政府给免费提供的,就连翻地政府也给我们帮忙,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附近的村民基本都种上了香谷米。”牛寨村村民牛怀虎说。
  牛怀虎在年初了解到,种植香谷米可以享受从翻地到施肥的免费服务,他就种了3亩地的香谷米。这两天,他种的香谷米已经到了收割脱粒的时节,之后会有订单企业保底收购。
  “我们的销路都是提前跟客商联系好的,村民不管种植多少香谷米,都不愁卖不出去。”牛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志亮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牛寨村的村民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香谷米的管理上。村民不仅可以入地分红,还可以实现就近务工增收,挣钱和照顾家里都不耽误。村民常志秀就因此受益。
  “村里只要有活了,我们就干。一年算下来,我能拿到两三万元,比原来强多了。今年,我都50多岁了,就算出门打工也找不到好工作,挣不了钱。现在村上刚好有活儿干,对于我来说也没耽误。”常志秀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