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涛
立冬不久,陕北高原第一场雪已经飘飘洒洒地落在了这片广袤苍茫的大地上。舅舅路遥去世三十年了!时间仿佛过得很快,快到没过多久,一个人已经被纪念了三十年;时间似乎过得很慢,慢到一个人离开三十年还有人纪念着他。时间终究是伟大的东西,包容和证明着世间的所有。
一
前段时间,延安大学的老校长申沛昌邀请我参加今年举办的纪念路遥逝世三十周年的活动。真心有些惭愧,作为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宣传路遥精神方面和这些前辈比起来,做的真是微不足道。申校长德高望重,高山仰止,对延安大学有很深的感情,是路遥敬爱的老师和交心的朋友。《路遥文集》出版时,他曾出过大力,但不仅限于此。近两年,在他的推动与参与下出版了《路遥与延安大学》《路遥的大学时代》,将路遥精神的宣传又推向了高潮。如今他已八十高龄,仍在不计名利、不辞辛劳为出版《路遥画传》而奔波。每次有机会,我都一再对他表示感谢:“申伯伯,我真心把您当作亲人,感谢您对我舅舅名誉的珍惜和维护,他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感激您在他生前和去世后为他以及家人所做的一切!”他总是以长者的胸襟和豁达谦和地说:“为了延大和路遥,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是文学热情退减的年代,但依旧是文学繁荣的年代,也是经历了时间和读者检验后,优秀作家和优秀文学作品发光的年代。我也深知很多年来,有很多人为宣传路遥精神默默付出着辛勤的劳动。他们像陕北的受苦人一样,执着地进行着精神的播种,但不计较收获多少,只因为被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和反映时代书写人民的伟大文学作品所感召。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二
陕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革命传统,陕北的大地厚重博大而又苍凉贫瘠,衍生出很多苦难和悲剧,但也让奋进与拼搏同行。路遥作为陕北黄土地的优秀儿子,作为一名从事文学事业的普通劳动者,始终追求着作为人的崇高,用作品证明着人的自尊与高贵与生俱来,这种天赋不分地域人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奋斗为自己的生活赋予美好的意义,他用陕北黄土地赋予的精神,抒写了平凡的世界。
世界的发展向前始终有推动它的主流动力。物质层面可能是科技、资源、资本等,但意识层面永远离不开文学的参与,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文学作品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更是毋庸置疑,这也是路遥文学作品经久不衰和魅力所在的根本原因。伟大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以及体现的精神,始终激发着普通劳动者英勇地创造着历史,人民创造历史,历史回馈了路遥,他是时间检验过的人民的作家。
每当我站在路遥故居前时,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虔诚地感谢生命的馈赠,让我能够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虽然有苦难伴随,但同样有亲切和睦的不可替代的温暖。舅舅路遥去世时,我只有四岁,和千千万万读者一样,更多的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认识和了解他。由于血缘关系,我身边的“路遥氛围”更浓,受到的感动和震撼也更多,从去世的亲爱的外婆外爷身上,从没熬过知命之年的亲爱的四舅王天乐和五舅王天笑身上,从他亲密的朋友们和广大读者身上……有些心灵的震颤,无法用言语诉说,是我一生的秘密。
三
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除了提升人的客观认知和道德素养外,更多是以一种朴素的哲学思维方式存在,让人们不自觉地去思考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分,尽量不去无意识地屈从自己的动物属性,而去活出冥冥之中追寻的人生意义。有时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而求之不得,原始的火种也始终不会熄灭。
文学塑造了我的基本情感,我可以不去从事与文学相关的职业,但永远在心里敬畏着他。感谢文学对我生命的滋润和拯救,让我能够在平淡的岁月里始终有反思人生的勇气,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至于无力彻底地面对黯淡无光且深不见底的艰难困境,我想这也是舅舅路遥的文学作品带给普通读者最好的人生启示和精神力量。
此时,我又不禁地想起我的四舅王天乐,他是影响我一生的人,他对大哥路遥的帮助,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还有五舅王天笑,为了拍八集纪录片《路遥》,不知道经历和承受了多少不容易……在这样一个日子里,他们同样值得纪念!他们和大哥相聚后,一定会得到安息!
三十年了,人们还在纪念着路遥,并将继续纪念下去,但我深知他的伟大和崇高,是他深爱的文学给予的,是陕北这片无私的黄土地给予的,也是亲爱的读者们给予的……愿生在这个平凡世界的所有人们勇敢面对生活,深深热爱生活……这是发自内心对他最深沉最诚挚的纪念!
(作者单位为延安学习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