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华 靳倩倩 记者 杜音樵
“智辉来了啊,快到屋里坐。”寒来暑往,每当潘智辉在村里走访时,总能听到村里人简单又热情的招呼声。
在黄龙县白马滩镇石门村,时常可以见到一个忙碌的背影,他就是石门村第一书记潘智辉。作为土生土长的白马滩人,在这个生养他的地方,不仅有着他难忘的童年记忆,更有着他时时牵挂的“家人”。
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忧急
从一名公安干警到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的转变、陌生的农村工作是他迎来的最大挑战。为更好地适应新身份,潘智辉迅速调整工作方法,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将石门村的村民全都走访了一遍。他走近村民,倾听民心,在和群众的沟通中,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走访中,他了解到村民张少贤一家居住简陋、家庭困难,便主动承担起责任并及时和村“两委”干部沟通落实,协助他们对现有住房进行提升改造。他还义务当起了小工,帮忙拉砖搬砖,第一时间帮张少贤一家解决了生活的困难。张少贤每次提起第一书记潘智辉,都是满满的感谢。
在一次强降雨后,黄牛坡村部分生产道路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窑背路下面的废旧窑洞垮塌,道路出现塌方,正在防汛排查的潘智辉立即和村党支部书记吴万明前去查看,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万元。在潘智辉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及时对损毁的生产道路进行了修复,抢修共填补加固塌方1处,维修平整路面200余米,切实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会给村民带去一些生活用品,也会帮助因为疫情在家的学生打印学习资料。他说,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才将他和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踏实肯干,筑牢抗疫防线
在日复一日的环境治理、防火防汛等基层工作中,潘智辉始终带领石门村走在最前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石门村与临近的韩城市接壤,守好石门村疫情防控查验点也成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始终奔赴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潘智辉经常在查验点看着天空渐渐被暮色遮盖,也看过清晨微微亮起的光。夜班时候,查验点经过的车辆经常超过上千辆,他都会仔细排查进出辖区的车辆,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和上报,确保不失控漏管,从来没有半点松懈,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点和村上各项工作事务的情况下,他也从未请过一次假。“基层工作就是这样,累并快乐着。”潘智辉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让群众放心,做好人民群众最坚实的“靠背”。
而当潘智辉提到家庭时,他语气中却有许多愧疚。他把自己的村民和工作放在了首位,却没有办法兼顾到自己的家庭。
在疫情防控最忙碌的时候,夜幕降临,寒风习习,潘智辉坚守在疫情值班点。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天天趴在我小房间的阳台上等爸爸回来,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爸爸还是没有回来。”
儿子虽然言语中略带失望,但看到爸爸为了工作忙碌,守护着村里的老百姓,这样的爸爸却更让孩子感到骄傲。
“没有尽力而为,只有竭尽全力。”潘智辉始终以这句话鞭策自己,同时在自己厚厚的一本民情日记中写着他每日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也记录着自己在基层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扎根基层,在各项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党建工作的指导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在乡村振兴事业上切实做到“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