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8日
北大博士下基层 苹果塬上写“论文”
记者 姜顺
    ● 马骥涛(左)在查看果农防雹网
  11月1日,时值深秋,洛川县永乡镇果农们已经忙完了今年苹果的采摘销售。看着大伙的“钱袋子”装得满满当当,忙活了大半年的永乡镇党委书记马骥涛总算舒了口气。
  马骥涛是北京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陕西省委组织部面向高水平大学定向招录的博士选调生。在乡亲们的眼里,他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要带领乡亲们共奔致富路的好干部。
  学以致用助力果业发展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7年下半年,对马骥涛来讲,眼下最要紧的事儿除了论文就是加紧备考定向选调生考试。经过几个月的发奋学习,他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并于12月被组织任命为洛川县(挂职)副县长。上任伊始,马骥涛就结合洛川县果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金融支撑果企发展。
  “作为苹果产业大县,保障果企能够在丰收季有充裕资金收购苹果非常重要,如果资金不足,外地企业来收购就存在压价、砸价的风险,果贱伤农。协调资金保证当地果企收购苹果对我来讲是头等大事。”马骥涛说。
  因此,他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担保平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协调。经过努力,在2018年和2019年的苹果收购季节,金融机构共向洛川果企投放苹果营销贷款23.71亿元。
  “以前我们收购苹果,经常因为筹措资金搞得焦头烂额。但是马县长来了,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知识青年搞起市场来真是有一套。”洛富果业公司总经理杜民子说。
  在分管招商期间,他先后赴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顺利引进北京大北农集团万头种猪养殖基地及育肥场、百世集团快递物流分拣集配中心等项目并落地建设,累计引进项目52个,到位资金79.06亿元。
  用党建引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冯家村是洛川会议旧址所在地,在2020年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如何建?如何打造?这给刚刚上任永乡镇党委书记的马骥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冯家村的改造提升不能局限于村容村貌和人文环境,这里是洛川会议旧址,得在‘红色’二字上深挖掘,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马骥涛说。
  为把冯家村建设成为集红色资源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教育阵地为一体的“红色”示范村,马骥涛争取资金1600万元,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村庄建设整体设计规划,以“洛川会议纪念馆”为核心,对村庄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景观塑造等方面进行精心规划建设,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将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建强组织体系,改善村居环境的“关键一招”,实现该村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两促进双提升。
  “我们村现在道路硬化了,还铺了地砖,既干净又卫生,出行更方便了。像我这些老党员经过培训后还常给来村参观学习的年轻人讲讲红色故事,教育年轻人要珍惜如今的好光景。我们现在的生活美着哩!”现年81岁,有着51年党龄的村民冯保华喜笑颜开地细说着村里的变化。
  冯家村的变化是永乡镇两年来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担任永乡镇党委书记以来,马骥涛为永乡镇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8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1个,村级党组织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点2个,县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3个,全镇5个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见效,实现了永乡镇各项事业跑在全县乃至全市前列。
  用好群众意见“度量尺”
  “‘乡镇书记官不大,一言一行要注意。’这是我刚来村里时,听乡亲们常说的一句话,咱们的言行举止乡亲们都看在眼里,我们在工作上不能丝毫懈怠。”马骥涛说。
  为此,他率先垂范,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发扬延安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观念,做好“节支”文章;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克己奉公、洁身自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走好群众路线。
  “马书记经常告诫我们,不要让老百姓跑到办公室来反映问题,而是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去了解情况。群众对我们不满意,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成效离群众的期望值还有差距,要始终把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意见当作我们作风建设开展好坏的一把‘度量尺’。”永乡镇党委副书记李敏翠说。
  距离初到洛川县任职已经过去4年。回望4年的工作历程,马骥涛以求真务实、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为群众干实事、谋实招,扎根基层推进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马骥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