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星棋
“Hello!I am Lu Yixi.During theAnti Japanese War and the War ofliberation……”日前,延安新区外国语小学“小小讲解员”卢奕希用全英文向游客讲解了陕甘宁边区旧址的故事,获得了众多市民游客的点赞。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这里追忆峥嵘岁月,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延安精神的养分。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曾唱红了大江南北,圣地延安的故事更是传颂了一代又一代。
在这片闪耀着延安精神的红色沃土上,许多像卢奕希一样的“小小讲解员”正茁壮成长。每逢节假日,总能看到一个个身着八路军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延安各个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宣讲红色故事。
他们以当年“小八路”的精气神,用稚气未脱的声调、通过“讲、唱、跳”的形式,热情洋溢地向远道而来的游客宣讲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和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为我市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树起了一道讲红色故事、传播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的靓丽风景。
“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讲解红色故事,让人耳目一新。”游客张女士赞赏道。
“小小讲解员”的身影从20多年前活跃至今,被誉为“坚持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小小讲解员’”。
1992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目前已经培养了上千名“小小讲解员”,接待来延游客40万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成立‘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一方面,希望依靠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使延安精神在校园里得到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让孩子们通过为游客讲解红色故事,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兰梅介绍道。
“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成立以后,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及所属各革命纪念馆和各革命旧址高度配合,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员’暑期红色实践活动”“岁月回音壁——延安精神永相传”系列主题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办培训班的方法,对选送参加宣讲的同学从宣讲内容、语言表达、个人仪表等方面进行精心指导和培训;以“传帮带”的形式,从宣讲方法、注意事项、技巧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反复地示范和指导,使“小小讲解员”们很快进入角色,有模有样地进行宣讲,赢得游客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近年来,我市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确立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基本理念,坚持“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延安育才红军小学、杨家岭红军小学等学校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是教育的神圣使命”的重要指示,充分挖掘利用延安和学校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开展“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视、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拍红色电影、寻红色足迹”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多年的“小小讲解员”活动日益活跃,有力带动了全校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延安的革命旧址,戴着红领巾的“小小讲解员”们对着窑洞里的桌椅和书柜,为游客讲述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工作生活故事,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解仿佛把游客带到了那个恢宏年代,赢得了阵阵掌声。
杨家岭革命旧址的留言簿上,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写道:“如此纯朴、优秀的孩子,将是民族的未来!”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延安的“小小讲解员”不断成长壮大,有力带动全市少年儿童学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来花开满园,硕果累累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