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从唐朝开始就矗立在巍巍的高山之上。到了延安时期,宝塔成了革命的象征。
延安的孩子一代代都是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成长起来的。就像《纺车在歌唱》中的那群孩子一样。他们会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去瞻仰那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宝塔,去了解家乡延安的过去,也许以后还会告诉他们自己的孩子关于延安的故事。
绘本《纺车在歌唱》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那时候日军的飞机不断轰炸延安和宝塔山,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都很简陋、艰苦,甚至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但巍巍高山上的那座宝塔在战火中始终屹立不倒,守护着延安城。在孩子们的心中,这座宝塔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指引着他们积极向上,不断前进。
抱着小孩也能做大事的决心,学生们不仅努力学习,还自觉投入到火热的大生产运动中。男生种地,女生学习纺线,没有人因为自己年龄小而躲避劳动。在当时的延安乃至陕北,家家户户都有纺车。用纺车纺线,其实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劳动。从不会纺到成为纺线能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事中的“我”练得勤快,纺得起劲,可时间长了胳膊酸痛,导致“我”拿笔都困难。学习与劳动的矛盾让“我”产生了痛苦,心情跌入谷底。这时一部电影的出现让“我”重新树立起了信心,使“我”认识到纺车也能成为“武器”,也能消灭敌人。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南泥湾》。
纺线在当时确实是一项“大事业”,它不单单是一种劳动,更是支援前线的重要方式。这是延安时期所有人的共识。只有不断地纺线、再纺线,才能摆脱困境。就连我们敬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任弼时等都成了纺线能手。
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纺车不够用,就用线陀纺,甚至把筷子插在洋芋上纺线。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延安,不同的纺车唱出的是不同的声音。有的在窑洞纺,有的在场院纺,但每一辆纺车发出的都是纺线者的心声。许许多多的纺车在一起,就会谱写出一曲“生产大合唱”。纺出的线织成了布,布又制成了棉衣。随着棉衣一起送往前线的,还有“我”的信。这信,就是“我”的心声。
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延安的孩子们有着特殊的经历,有苦有累,更有信念与希望。不知不觉中,他们在纺车“嘎吱嘎吱”的歌唱声中长大、成熟,再投身于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行列中。
现在的孩子也许不会再经历这样的成长过程,但在这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中,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一定能体悟其中滋味,在美好的新时代旗帜下,唱响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张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