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在心里的红苹果
——记宝塔区果业技术专家卜晓愚
●能让农民增收,卜晓愚觉得非常幸福
记者干雄焱乔建虎刘阳
编者按
“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经过多年的探索,陕北“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许多像卜晓愚一样的技术人员,默默奉献,勇毅前行,用心用情将论文写在陕北这片热土上,推动苹果产业不断升级,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的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冬阳下的陕北大地,万物收藏,蓄能蕴新。
盘点一年的收成,宝塔区的十几位“苹果兄弟”有了心事——要给卜晓愚“凑点油钱”:
没有卜师傅,我们的苹果收入能不能这么好?
不能。
他一年四季往果园里跑,光油钱得贴多少。给凑点行不行?
行。
卜局长身体有病,一年医药费花得不少,我们帮补点该不该?
应该……
这些“苹果兄弟”很快议定:一人一棵苹果树的收入,给卜师傅“凑点油钱”。
淳朴的话语热辣滚烫。卜晓愚,为什么能让这些果农如此牵挂?
“好把式”卜晓愚
眼前的这位汉子壮实、憨厚。跟着他走进苹果园,“卜财神”“卜师傅”……农民对卜晓愚的称呼格外亲切。几位果农风趣地说:苹果树见了“卜财神”都高兴。
让农民有幸福的笑容,是卜晓愚的心愿,也是父亲对他的期愿。
卜晓愚的父亲卜崇周是著名的蔬菜专家,陕西省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4名专家之一。父亲在世时,家里上门的农民接二连三。父亲常说:“农民就是咱家的亲戚。”
农民见到父亲时的笑容,给他上了“人生一课”“。咱们的‘亲戚’太好了,只要为他们做一点事,他们就会一辈子念你的好。”父亲的言传身教,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农民有幸福的笑容”,从小在卜晓愚心里扎下了根。
1990年参加工作后,卜晓愚一直做农资销售、果品营销,“给农民最放心的农资,让农民的苹果卖上好价”,他竭尽所能。
多年的销售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要卖好价钱,得有好东西。2011年,时任宝塔区果业局副局长的卜晓愚,决心从一棵树、一片园做起,帮农民种出好苹果。
市场欢迎什么样的苹果、种苹果用什么农资、水肥如何配比,西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卜晓愚自信比别人掌握得更精准。来到元龙寺乡孙家河、孙家坡等村,与村民畅想苹果产业发展前景,村民的眼里满是焦灼:栽苹果最少得五年才挂果,等不起啊!
当时延安全面推行“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许多果农走上富路。孙家河村几户果农羡慕不已:我的果园,一亩能收入2000块,就烧高香了。
收入2000元,怎么奔小康?卜晓愚的心隐隐作痛:苹果能不能早挂果,生产成本怎样降低,果品质量怎么提升……再难也要找到办法,找不到办法,怎能让农民有幸福的笑容?!
一个心怀使命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卜晓愚一心扑到果园里,开始了艰辛的探索。
让苹果三年挂果、四年丰产,许多人觉得卜晓愚在“说笑话”。有些话直接:“桃三杏四苹果五”,连常识都不懂;有些话委婉:多少专家都没做到……
革新在质疑声中前行。卜晓愚对“先定干后留枝”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改进,省去“先定主干”环节,直接给果树开基角留枝,准备第二年留花,看第三年能不能挂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家河村果园实现了三年挂果、四年丰产。挣到“票子”的果农兴奋地说:“苹果三年就挂果,投入少、收入高,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一点微火,开始燎原。孙家河、李家河、罗家湾……经过不断实践提升,卜晓愚的苹果管理技术逐渐成熟,许多果农有了“连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要为群众办实事,得先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常年泡在果园里,卜晓愚摸索出的“妙方”越来越多:
——以前给果树拉枝,得把绳子一头固定到地里,费工费力。一根根绳子“长”在果园,耕作异常不便。与果农一起辛勤劳作,新点子突然闪现:用塑料袋装点土,直接缠枝条上,岂不省事?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被争相效仿。果农刘佰生摇着枝条转着小塑料袋笑道:这活轻松,一个人一天能干以前三四个人的活,一天就省三四百元工钱。
——以前施肥,果农直接把羊粪撒到果树下,翻到地里,肥效不好,尽长杂草,还得花工夫锄草。农户发酵粪肥种菜的做法,给了卜晓愚启示。一番试验,效果甚好。现在,几乎所有的果农,买回的羊粪都是先发酵再进果园,都说“这个办法好”。
——苹果花开,最怕“倒春寒”。若花冻坏,一年的收成泡汤。寒潮来袭的深夜,果园里处处熏烟驱寒。果农劳累,卜晓愚心碎。他想:能不能直接给树根浇水,降低地温,推迟花期,避过寒潮。经过摸索,卜晓愚总结出的布坑节水灌溉技术,让许多果园开花总在寒潮后,还破解了困扰苹果园的干旱难题……
一点一滴做起,一棵树、一片园突破,卜晓愚让农民信服:是务苹果的“好把式”。
亲切的“卜师傅”
苹果树,延安农民的“摇钱树”。
1940年,陕甘宁边区延安自然科学院引入苹果苗木,在光华农场试栽。1947年,洛川县农民李新安,用毛驴从河南灵宝县驮回200棵苹果树苗,走村串户,推广苹果种植:要想富,先栽树;苹果树,摇钱树……
经过多年的发展,苹果已是陕北“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许多像卜晓愚一样的技术人员,孜孜以求,推动苹果产业升级。
卜晓愚探索出的“3233”乔化密植高效栽培技术(种苗选择“三”要求:根系壮、干性强、萌芽高;“二水”防旱:地布集雨水、PVC管节水灌溉;有机肥、水溶肥、绿肥“三肥”匹配;开基角后早拉枝、强拉枝、多留枝的“三枝”管理),备受果农推崇。
2016年秋,桥沟街道烟洞沟村村民马文昌,流转到72亩成片土地,开始建“苹果公园”。
憨厚的马文昌,就认准卜晓愚:他给农民能把事办好。
那时的卜晓愚,在马文昌眼里还是“卜局长”。第一年,栽上苹果树。第二年果园里油菜花开,一个油菜花节,挣了20多万元。到了第五年,马文昌的账户里,最大一笔到账68万元。短信提示,不知看了多少遍: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今年马文昌的苹果论个卖,能收入320多万元。他对卜晓愚的称呼,早已成了“卜财神”“卜师傅”。
“卜师傅”声名鹊起,愁眉不展的刘佰生感觉“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2018年冬,临镇镇任家塬村支书刘佰生,动员村民改造老果园。投资300多万元,挖掉老树建新园,“谁能想到新果园不认老技术,要枝条没枝条,要树型没树型。”村民抱怨,刘佰生急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找到卜晓愚,刘佰生,这个刚正的汉子,眼泪都快下来了:“卜师傅,果园要是废了,我可成千古罪人了,村民赔不起啊。”
看着“不争气”的果树,卜晓愚分外心疼:果树要是会说话,还不骂你,快把它折腾死了。
医生不会给所有的病人开同一张处方,每一片果园、每一棵果树,病根也不一样。卜晓愚点对点开处方,手把手教技术,给果园“疗伤”。任家塬村果园焕发新机,刘佰生站在果树前给来学习的“显摆”“:你看这一串一串的花,明年就是一串串苹果。光我这‘维纳斯黄金’,就要套十五六万个袋子,就卖八元也是六八四十八万元……”说得起劲的刘佰生不时提起卜晓愚:这都是我师傅的功劳。他指导的果园,枝条就像“尖子生”,结苹果能“考高分”。
苹果树上的枝条能“考高分”,让甘谷驿镇罗家湾村罗建娃一家“换了个活法”。
提起当年的果园,罗建娃的母亲王芳一声长叹:两年才卖了一万多元,气得直想把树刨了。
2019年,父亲去世,打工没挣到钱的罗建娃回村务果树。他基本不懂苹果技术,卜晓愚说间伐就间伐、说布坑就布坑……到2021年,老果园绽新姿,“质量、产量一下就上来了,收入20多万元。”
正给苹果装箱的王芳,红红的苹果映红了笑脸:“今年也能卖20多万元,我们家的穷根总算拔了。”
种植苹果“大有前途”。卜晓愚微信群里的“苹果兄弟”日渐增多,大家切磋技艺、抱团营销,带动十里八乡的苹果升级换挡。宝塔区果业局局长王浩称赞:今年全区苹果收入20万元以上的大户有1100多户,果业收入占到全区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5%。卜晓愚团队探索出的高效栽培技术,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几年,陕西省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杨建利密切关注“3233”苹果乔化密植高效栽培技术研发运用。他说,该技术有效解决了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发展中干旱、土壤瘠薄两大难题,从苹果的质量、产量、果农的积极性三个方面已充分验证了“3233”技术的优势。
今年6月,陕西省果业现场会在延安召开,“3233”乔化密植高效栽培技术被誉为“苹果管理技术的又一次革新”,面向全省推广。
卜晓愚的“愚”
身体壮实的卜晓愚,谁都想不到,会重病缠身。
2018年8月的一天,正给果农培训的卜晓愚突然昏迷。急送医院抢救,西安交大一附院确诊:肾癌。
消息传来,许多果农揪心,急着赶往医院,过道里站满了人。
手术室出来的卜晓愚看到着急的“苹果兄弟”,心里也急:我不能倒下啊,否则,这些兄弟们怎么办?
卜晓愚急着要出院:“老天不知还给我多少时间,只有双脚站到果园里,我才能踏实。”躺在病床上,不时要过手机“和果树视频”,生怕把果树管坏了。
出院没几天,卜晓愚就急着要去果园。当时的情景,马文昌记忆犹新:卜晓愚从车上下来,手捂着肚子,缓慢走来。“师傅走路慢了,不带风了。”快步上前的马文昌眼泪“刷”一下涌出来,“为了咱农民,他可是把命都舍上了。”
拖着病体的卜晓愚总往果园里跑,妻子田延文心疼不已。看着卜晓愚远去的背影,田延文常常噙着热泪祈愿:能跑就好好跑吧。就是希望,他能跑的日子能长一些,再长一些……
今年4月,卜晓愚离岗。妻子想:这下能安心养病了。再能跑的马,总该有歇歇的时候。可是卜晓愚似乎更忙了,周边县区果农求助,也急着前往。
几家公司找到卜晓愚,年薪30万元,要把他挖走。卜晓愚连想都没想就婉拒了。他一心想着:要提升“3233”技术,让苹果种得更好、农民的收入更高。
“几十万元的年薪不拿,人家一分钱不挣给咱跑前跑后,趁啥嘛?”卜晓愚的“苹果兄弟”坐不住了:人要讲良心,师傅养病要花钱,跑果园要贴油钱,我们给他减轻点负担,行不行?
果农马斌把自己的新车开到卜晓愚家楼下求告:你帮我挣的钱,能买多少辆车。这车你帮我“磨合磨合”好不好?
十几位“苹果兄弟”齐聚马文昌果园,要给师傅“凑点油钱”。
“我一辈子就想着让农民能挣钱,怎能反过来要你们的钱?”卜晓愚苦口婆心地劝,“果树就是我的脸,咱把苹果务好,我就长脸了。”
被人需要,是幸福的。卜晓愚常不由地回想父亲的话:咱们的“亲戚”太好了,只要为他们做一点事,他们就会一辈子念你的好。前几天去修剪果树,路过父亲安息的那片土地,他来到父亲的坟前,默默伫立,心里默念:只有给“亲戚”做更多的实事,父亲才会笑慰。
抹一把热泪,卜晓愚又急急地奔波在山路上。山上苹果园里,农民正忙着修剪果树。冬天过去,这里又会是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