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6日
读书那些事

  大概是在我八九岁时,在陕北一户农家小土窑里,我们姊妹几个趴在炕头,中间坐着的是正值青年的二姑,在闪着亮光的煤油灯的光线照射下,正娓娓动听地读着手中的已经脱了封皮的小人书。几个孩子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谁都不说话,只有二姑的声音在屋内回荡,这声音在寂静夜晚显得格外响亮。
  这一幕姑侄一起读书的场景,经常浮现在我的记忆里。二姑在当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老师,亦是我文学之路的启蒙者,领路人。感谢二姑!虽然我没有功成名就,成名成家,只是机缘巧合,传承了她的衣钵,做了半辈子乡村教师了,依然躬耕三尺讲台,无怨无悔。
  小时候那满满一箱子小人书则是我最珍贵的“宝贝”,因为它们来之不易,是我和妹妹们挖兰炭、割猪草换钱买的,还有二姑,三姑送的一部分,做梦都怕人给拿走了。嗨,你还别说,怕什么来什么,我和同村从小一块长大的小伙伴因为一两本小人书还闹过不愉快呢!毕竟那时年龄小,况且孔乙己老夫子也说过:窃书,不算偷。时过境迁,很多当时觉得可恼、可气的事情,现在却成了可笑之事了。记得小时候,为了能看到有趣的书,我还偷拿过父亲的几支香烟或偷摘奶奶时常照看的玉皇果子来跟别人换书看呢!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家人看我那么喜欢读书,就给我订了不少刊物,如《少年月刊》《中国少年报》等,加之在二姑与三姑从学校带回来的诸多书中,使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与知识。
  随着年龄渐长,知识储量的增加,为了读更多、更好的书,我真是绞尽脑汁,村里但凡有点儿文化的,上过学的我都厚着脸皮去借过。后来镇上有了文化站,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借书—还书—再借书—再还书,循环往复,借书登记簿上时常会出现我的名字。直到现在,偶尔在街上遇到当年的文化站长时他还会提起我那时追着借书的事呢!
  再后来我知道了《山花》小报(杂志),在那份文学(杂志)上知道了路遥、谷溪、海波、远村、厚夫、北雄、宏祥、冯山云……看到了倪泓笔下《你以为你是谁》中那个为了给女大学生留下难忘经历而故作紧张“我也害怕,可我的腿抽筋了,一点也动不了”的张青年;感受到了刘风珍对“站在陕北高原的山峁远眺,眼里全是一座连一座灰蒙蒙光秃秃的山,和在这山与山的夹缝中却住着淳朴豪爽的山里人”的眷恋与情怀;体会到了张瑞生《活寡》中刘福生、杨瑞梅的生活艰辛及其美德;刘宏祥的木刻以及版画,虽然不太懂但栩栩如生,让人一时难以忘记……在不断交往中,我也认识了诸多《山花》达人:社长、作家张北雄,总编、作家高君琴以及擅长写诗的白琳、杨英,擅长写小说的编辑、青年作家曹江等优秀的作家诗人……无不为他们对文学的痴念与精神所感动着。受二姑张晓燕的启蒙指导和影响,以及诸多老师的耐心点拨下,我与《山花》的渊源不断加深,而《山花》的包容性以及开放性所凝聚成的文学精神、视觉人文以及办刊宗旨深深影响到了我。这份虽在县城,但却名声早已在外的刊物也在我心中也扎下了根。
  是的,越读书逾觉得自己的无知,越读逾感受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精彩无比。很羡慕现在的孩子,想读什么样的书唾手可得,但是真正爱读书的人却少之又少,痴迷游戏,玩抖音什么的则多了去了。
  五十余年的人生体验,四十多年的阅读经历,从煤油灯下的阅读到现在坐在明亮灯光下的阅读,从借书到买书再到订阅电子书,我阅读着,感悟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着人世间的冷暖悲欢,引领着自己或学生继续迈步于文学的殿堂,愿我们都能带着梦想去阅读、去思考、去经历……
  (张向雄,延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