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0日
罗 烽
    ● 罗烽(中)
  人物介绍
  罗烽(1909-1991),原名傅乃琦,曾用笔名洛虹、克宁、罗迅、彭勃,1935年起用笔名罗烽,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人,现代作家,曾任“文协”作家战地访问团宣传部长,“文协”延安分会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横渡》《粮食》《故乡集》以及诗歌、散文、剧本、评论等。
  到延安前
  罗烽1909年12月13日生于沈阳郊区苏家屯,1928年在黑龙江省呼海铁路群众传习所学习期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满铁路第一个产业支部特别支部的书记,同年与青梅竹马的姨表妹白朗结了婚。他们的父辈是连襟,在齐齐哈尔驻防期间,两家住同一所宅院。白朗的母亲很喜欢罗烽,就将与罗烽同龄的大女儿许配给他。不料其女因患肺病早逝,遂将小女白朗许配给罗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杨靖宇领导下活动,罗烽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并受命开展北满革命文艺活动,并担任哈尔滨东区区委宣传委员,创办《文艺》《夜哨》周刊和两个“星星剧团”,与南满汉奸文艺相对抗。后经杨靖宇的同意,白朗成了罗烽的助手,共同担负起反日宣传品的编辑印刷工作,他们的家也就成了党的秘密印刷机关。在此期间,罗烽发表大量文艺作品。他联络当时的青年文学工作者萧军、萧红、白朗、舒群、山丁、金人等在当时的新京(长春)《大同报》、哈尔滨《国际协报》创办大型文艺周刊《夜哨》《文艺》,发表了新诗《晒黑了你的脸》,显示了艺术才华。
  1934年,罗烽因叛徒告密而被捕,经党组织和友人营救,1935年无罪释放。同年7月,他与爱人白朗同赴上海,参加“左联”,后辗转于上海、武汉、重庆,担任上海文艺家协会秘书。1937年抗战爆发,他担任上海文艺界战时服务团宣传部长,主编半月刊《哨岗》。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剧本,主要有长诗《碑》三部曲、中篇小说《莫云与韩尔谟少尉》,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等,其中《满洲的囚徒》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是罗烽的代表作之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39年,罗烽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家战地访问团宣传部长。
  延安时期
  1941年皖南事变后,遵照周恩来同志指示,罗烽化装为榆林邓宝珊军部军政人员,同艾青、张什、严辰、逯斐等人于3月8日到达延安,与白朗和孩子全家人住在杨家岭后山老“文协”会址。
  毛泽东主席听说这么多进步的文化人不畏艰险、不顾生命安危千里迢迢来到延安,非常高兴,晚上打着火把来看望重庆来的同志。可惜罗烽、白朗去看朋友没有碰上。
  罗烽抵达延安后先办两件事。一是请求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他的历史包括1934年入狱的历史进行全面审查,具体接谈的是人事科长王鹤寿。中央组织部根据他出狱后的表现和调查,经陈云同志亲笔签字恢复罗烽的党籍、党龄由入党时算起。审查材料中写道:“罗烽34年被捕两次之经过情形虽无直接证明材料,但根据罗烽以后的历史,我们认为他本人的报告是可信的……”二是找中共中央书记、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要求进马列学院进行系统学习,但未被允准,遂留在“文协”。其间,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扬邀请他去“鲁艺”教书或领导文工团。但他谢绝了周扬的邀请。
  之后,边区“文协”就创办星期文艺学园举行座谈会。由艾思奇、丁玲等人建议,请刚到延安的罗烽承担此事。他先后被选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一任执行主席,并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他的论文《高尔基论艺术与思想》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
  一个晚上,毛泽东曾由警卫员陪同,打着灯笼上山看望大家,还特地走进罗烽一家所住的窑洞,那时罗烽刚好到“鲁艺”看朋友去了,回来时在山坡上遇见了毛泽东。毛泽东还让警卫员给罗烽的母亲送去一床白里白面的棉被。罗烽第一次见毛泽东是与艾青一道去的,报告了有关冯雪峰被抓进上饶集中营的情况,毛泽东闻讯立刻到同一排紧靠山脚的那座窑洞找陈云,让他赶紧设法营救。稍后,还有一次,毛泽东邀罗烽、白朗和舒群去他那儿做客。
  1942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罗烽任常委兼秘书长。194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解放日报》副刊《文艺》发表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短文:丁玲:《三八节有感》;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实味:《野百合花》。之后毛泽东曾邀请罗烽谈对延安文艺问题的看法。当时罗烽对自己那篇《还是杂文的时代》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问题。周围的人,包括白朗,都没有感到有什么问题;毛泽东邀见时,也没有谈到这篇文章有什么错。
  在5月2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一次会议上,萧军第一个发言后,新四军干部吴奚如发言响应,罗烽等不少人发言支持萧军。座谈会结束后,又过了20天,罗烽接到一封毛泽东的来信,既有肯定,也有建议。
  罗烽读这封信时,感到主席的批评让人容易接受——有表扬,有肯定。其中所说的“其余的文章”,主要指《还是杂文的时代》。不过,他并不认为那是政治上的问题,而认为只是艺术上的、文章写法的问题。但在随之而来的整风运动中,罗烽的文章被划入王实味《野百合花》、丁玲《“三八”节有感》一类的文章,并成为“审干”的重点。此后,他采取了保持缄默的态度。
  1943到1945年,罗烽基本上是在党校三部学习,主要学习“整顿三风”文件,以及《反杜林论》。学习的过程也是“审干”的过程。罗烽、白朗都被列为怀疑对象。
  离开延安后
  1945年“八·一五”后,罗烽到东北,曾任东北文协代任、东北局宣传部常委、东北文化部副部长、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记。
  1946年初,在李富春任政委的西满大军区之下新成立了吉江(吉林黑龙江)军区,罗烽被任命为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军事学校副校长。从此,他的人生之旅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烽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第一副主席,对东北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还担任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顾问,著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集《粮食》,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1952年年底,罗烽在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到青铜峡等地深入生活,写作长篇《两岸春秋》。但1957年被错划右派,长篇创作中断。
  “文革”期间,罗烽与其夫人白朗同遭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烽的沉冤得以昭雪,恢复了他作为“东北作家群”重要成员革命作家的真实面目。
  1991年10月23日,罗烽在本北京逝世。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