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延安科技工作紧扣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聚焦产业发展,统筹配置人才、项目、平台三种资源,扎实推进供需对接、科技研发、企业培育、成果转化四项重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成果丰硕,展现出八个方面新的变化。
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从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倾斜、要素上保障。制定出台了《延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任务清单(2022—2024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14条措施》《延安市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5个,安排科技创新经费1523万元,积极推动延安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延安大学科研人员在延安高新区、甘泉工业园区创办领办企业21家,全市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各县(市、区)把科技创新摆在了重要位置,均成立了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子长市、黄陵县、甘泉县成立了独立科技工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做到工作任务化、任务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科技创新氛围显著增强。
秦创原牵引持续发力
我市按照构建一原多中心、提升两项服务、夯实三方责任、健全四个体系、建立五项机制的“12345”模式,全力聚集创新资源,打造延安创新的新引擎。以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为延安总基地,延安大学、安塞区、黄陵县分别建成了创新促进中心,宜川县向秦创原总窗口派驻工作小组。培育和招引陕西粟米科技有限公司等52家企业机构入驻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通过1000万元“政策兑现资金池”,兑现35家科技型企业奖补470万元。全市企业债权融资总额5.8亿元,各类双创孵化载体新增在孵及毕业企业179家,新增科技服务机构17家,培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
科技创新人才茁壮成长
延安科技人才智库入库副高级以上科技人才562人,在全市决策咨询、技术指导服务、科技评审论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137人,县级科技特派员150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8个,服务覆盖321个行政村,累计服务农民85221户,推广新技术494项,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人才支撑。延安能源化工、延安制药、延长油田3家企业联合付峰、白占涛、雷俊杰教授组建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分别获得省厅30万元科技项目支持。杨永宏、高瑜、李江、张壮壮4人分别入选省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科技新星计划。深入实施“圣地英才”计划,评选出“延安市优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0人,“延安市优秀产业发展团队”5支。
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丰硕
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市科技局征集制约11条产业链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难题,部署高含水油田智能定点调驱技术、煤焦油加氢废水污染物处理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红枣抗裂果关键技术研究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7项、资金1420万元;2022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58项,通过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位居全省第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争取省级计划成效显著
市科技局积极争取省级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累计争取煤炭开采、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2项6377万元,其中“延安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开采”获批省科技厅“厅市联动”项目,争取资金4500万元;“安塞南沟山地苹果提质增效和智慧化管理”获批省科技厅重点计划项目,争取资金1000万元,创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布局
全市累计建成延能—延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各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448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63家、市级378家。积极推进延安高新区“一区三园”协同发展和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目前位列省级高新区考核评价第一,获批200万元经费奖补;安塞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考核评价排名向前进位三名;黄陵县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特色高新区;洛川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升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扎实推进。
科技创新主体翻倍增长
市科技局制定出台了《延安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采取扶持打造一批、科技孵化一批、招商落地一批、联商合资一批的方式,全年共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7家,同比增长157.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97家,同比增长73.2%。延安易站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延安新沃达天然气有限公司获批2022年度陕西省瞪羚企业,实现我市瞪羚企业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我市抢抓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机遇,主动出击、积极承接。引进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院士“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成果在延开展试验示范,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咸阳陶瓷研究院与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有限公司紫砂陶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行合作,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公司通过揭榜挂帅,以3000万元委托青岛科技大学等机构开发三元乙丙橡胶技术,推进产业化进程,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累计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技术转让、专利许可、合作开发等各类协议62项,签约金额2409.94万元。全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3.38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