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6日
走进石峡峪
郭愿宏

  最早听到“石峡峪”三个字,是在奶奶疼痛的呓语中。
  奶奶小时候,与她的母亲在石峡峪住过几年。由于林区水质硬、环境阴湿,她从此落下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后来浑身关节肿大变形,疼痛整日整夜折磨着她,这一顽疾几乎伴随她一生。每当天气变化、天阴雨湿,她关节里的感觉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真实。那强压在喉咙里痛苦而又细微的呻唤,一次次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她担心吵醒我,硬是靠顽强的意志力忍住剧痛,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我虽然清醒,仍然要佯装熟睡,不想因自己此时的清醒,使她自责。
  有几次,听到她的呻唤,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让她讲一些过去的事情,想转移她的注意力,使她稍稍减轻一点疼痛。她说得最多的还是小时候在石峡峪生活的情形。她的父亲早年被国民党的部队拉去扛枪,后来自己逃了出来,新中国成立后还是因为这件事被劳改了几年。她舅舅家在谢家沟,她和母亲就在离谢家沟较近的石峡峪沟安家。那里沟深林密,舅舅帮她们开垦了一点土地,又挖了一个水井,勉强维持生活。艰苦的生活迫使她早早就学会了挑水、做饭、耕锄等农家的活什。由于经常能听到狼的嚎叫,并且亲眼看见过狼,一到晚上,她们就吓得不敢出门。直到她父亲回来后,才将她们接出石峡峪沟。
  对奶奶来说,“石峡峪”三个字已成为痛苦的代名词。每次提及,她都显出无法抑制的愁苦,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也影响了我。
  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长,我知道了石峡峪不仅与至亲的奶奶有关,还是张思德同志烧木炭时牺牲的地方。其实,那里离我们村不过二三十里路,我好几次都想去看看。可每当一想到石峡峪,就不由想起风湿性关节炎给奶奶带来的疼痛,更想到一位外地来的战士牺牲在那里。就觉得那里是一个奇苦无比的地方,不去也罢。
  自己工作后,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父母和我生活在一起,回老家的次数也少了。有一次,一个初中同学的母亲去世了,办完丧事,几个同学约好去石峡峪,我就和他们一起去了。当时正是盛夏,曲折盘旋的道路一下子抖落了浑身的闷热,浓荫遮蔽的茂林将我们引入清幽凉爽的世界,恍入世外桃源。汽车行驶的混响、紧闭的车窗、同学久别重逢的谈心说笑,均无法掩盖林中鸟儿银铃般婉转的脆啼,真有些悔恨自己没有早一点来。
  到达目的地,只见俊秀的山峦环抱着纪念广场。广场上,镌刻着“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十七个大字的纪念碑巍然屹立。碑体挺拔高耸,形似木炭,昭示着英雄的精神高扬星空、烈烈燃烧。
  拾阶而上,山坳处可见经过保护修复的张思德同志的烧木炭窑,近旁竖立着一座镶着张思德头像的纪念碑。碑体用金字镌刻着毛主席的悼文,碑身亦似一方天然的木炭。从炭窑整肃的外观上已很难寻觅当年的艰苦。但窑背上厚实的黄土、雄浑的山脊、葱茏的草木或许保留了原本的模样。它们是最真实的见证物,是最天然的纪念碑。
  瞻仰过英雄的纪念园,我仿佛被一种强大的精神牵引着、发动着、提升着,感到眼前豁然明朗、脚下满是力量。这次去石峡峪,使我放弃了先前幼稚的偏见,我从此将石峡峪张思德同志纪念园和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一并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加油站”,时常瞻仰。
  每个共产党员,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怎能不铭记他的故事?怎能不被他的精神感动?1915年4月19日,张思德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苦乡村。出生时,母亲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一滴奶水也没有。母亲拖着病躯一家一家借米,捣碎成米糊喂给他吃。他长到7个月大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将他送给婶娘喂养。两年后,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从此,他成了孤儿,靠吃全村人的饭长大,所以取名思德。
  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不屈的性格。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仪陇县,18岁的他参加了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长。10月,红军招兵,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红军,决心为穷苦人翻身打天下。在一次战斗中,他在右腿两次负伤的情况下,依旧强忍剧痛冲入敌军,成功缴获两把机枪。此后,战友们都称他为“小老虎”。红军长征过草地的途中,一个战士找到了新鲜的野菜,刚准备放进嘴里,他为了战士的安全,一把抢过来自己先吃,不幸中毒。昏迷中的他急切地对身边的战友们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这种野菜不能吃!”在茫茫的草地上,想要找出能吃的野草十分困难,腹泻中毒时有发生,严重时还会有生命危险。他担心战友中毒,每次总是抢在前头“试毒”。1937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被分配到延安警卫营担任通讯班长。无论是在前线作战,还是在后方支持,工作中的他都非常认真负责。在延安当通讯班班长期间,由于粮食不足,为了让班里的战士们多吃点,他每次吃饭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时间长了,战士们也注意到了班长的奇怪行为。有一次,他刚要撂下筷子去打水,便发现水桶已经被副班长拿走了。等到他转身坐下的时候,碗里居然多了几个馍馍。他瞬间明白了,他的“小动作”已经被识破了。
  “班长,咱们有福同享,有苦同当,你不要一个人饿着肚子了!”面对战士们期待的眼神,他拿起一个馍馍小口地吃了起来,还把剩下的几个都分给了战士。1942年,他所在的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卫团。领导决定让他的职位由班长改为战士,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党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有许多与他同期入伍的同志已经当了团长,甚至旅长,他却从不计较职位的高低,总是任劳任怨。
  他有两大绝技:编草鞋是一绝,烧木炭也是一绝。张思德编草鞋的功夫众口相传。在红军时期,他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编草鞋。后来,他用马刀割马蔺草带在身上。在宿营时,他就用马蔺草编草鞋。后来,很多人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用马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队行军。
  1944年,他响应大生产运动的号召,来到安塞楼坪石峡峪开荒种地,喂猪养鸡,纺线烧炭,3个月就顺利完成了烧炭3万斤的任务。从建窑、伐木到出炭、包装、背运,他都全程参与。烧木炭必须注意火候,为了烧好炭,他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爬上窑顶几次。一般人烧一窑炭要用10天,他只用7天。为了抢时间,常常是木炭还没完全冷却,他就忍受着高温,用破布包手,钻进狭小的炭窑里捡炭。
  中央准备于次年在延安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给代表们和当时参加整风运动的同志准备防寒烤火用炭,他再次承担了烧木炭的重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烧了5万多斤上好的木炭。天气转凉了,烧炭队的同志多数都返回延安,只有他和少数几人留守炭场,想再多烧些木炭。他说:“现在革命需要炭,领导和同志们需要炭,多出一窑,就是为抗战多作一份贡献!”9月5日,天下着雨,他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他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不幸遇难,年仅29岁。
  他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从军十一年,入党七年,两次负伤,三次过草地,四次翻雪山。通讯班、联络班、特务班、荣誉军人学校的工作他都干过,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他牺牲的消息传到了枣园,传遍了延安。毛主席很难过,对前来报告的队长古远兴说:“打仗死人没办法,搞生产死人不应该。”毛主席随即吩咐了三点:“那一带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岗,尸体不能被狼吃了;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在这里召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讲演,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第一次鲜明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集中概括了张思德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张思德就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他的牺牲引发了毛泽东对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取义,重于泰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毛泽东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篇演讲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时的标题是《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 毛主席亲致哀悼》。在选入《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将文章标题改为更加凝练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指引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接续奋斗。
  张思德精神作为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楼坪石峡峪,这个小山沟,因为这位英雄的奋斗牺牲而名满华夏。它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朽的信念、燃烧的丰碑立于天地间,立于每个中国共产党人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