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9日
聆听春的韵律
——瑞能煤业打造生态治理风景线小记
    ●曾经堆置废料的场所变成生态大棚
  通讯员 何清
  走进瑞能煤业生态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林荫步道错落有致,智能温控大棚内硕果累累,党建文化墙鲜艳醒目,与不远处的林区、蓝天白云交映成辉,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秀美画卷。然而,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座脏乱的矸石山。
  瑞能煤业矸石山地处桥山林场腹地,占地6.38公顷,堆放大量的煤矸石,与周围林区的自然景观极不协调,也给林区防火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隐患,由于缺乏科学的治理措施,晴天漫天尘土,雨天道路泥泞,矿区职工和周围居民深受其害。
  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做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瑞能煤业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对排矸场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一园两区”治理格局,因情施策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瑞能煤业矸石山“无废”治理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党建主题微公园1500万元,生态大棚550万元。通过分层碾压覆土、修建挡墙消除矸石山地质安全隐患,为了恢复植被、持续增加固碳率,挑选适合种植的樟子松、紫丁香等30余种地被、花卉、灌木进行栽种。
  治理后的瑞能煤业矸石山“党建主题微公园+生态大棚”,总面积约26176平方米,其中,党建主题微公园绿化面积11800平方米,边坡绿化管护面积6360平方米,生态大棚面积3110平方米,菜地道路及绿化区面积4906平方米。共栽植各类乔木460株、灌木35350株、常青树387株、草坪4580平方米。昔日排矸场“摇身一变”成为与周边林区融为一体的“林荫绿肺”。
  如今,治理后的矸石山重新焕发出活力,2.3公里的矿区道路干净整洁,生态园花草繁茂、郁郁葱葱,成了煤矿职工和附近居民散步健身的打卡地。矸石山“重获新生”的奇迹,让压在“瑞能人”心中的那块“黑石头”不见了踪迹。
  作为矿山生态修复的典范,在“党建主题微公园+生态大棚”建成后,瑞能煤业向矸石山要“生产力”,爱心菜园内的普罗旺斯西红柿、青线辣椒铺满田间,小乳瓜、樱桃、番茄挂满枝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修复理念与“绿色+农业+智慧化”的生态治理模式,让这座曾经堆置废料的场所,每年可产生经济收入约80万元。
  柔柔的春风送来新的希望,和煦的暖阳洒在矿区深处的这片碧波上,瑞能煤业谋划全局,主动担当,破解行业历史遗留问题,摸索总结出矸石山“无废”修复治理新模式,为公司“五个一”战略目标和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出瑞能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