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其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估算能力属于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计算速度和质量。
现阶段,多数学生对于计算问题的解答多通过笔算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因此,为实现学生估算能力的提升,老师在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应用估算方式对问题结果进行大致计算,通过数学规律猜想问题结果,寻找问题解答思路,检查解答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估算思想培养,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估算意识。
另外,在教学中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应用估算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通过精准计算难以得出准确答案的题目,将估算和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估算学校操场长、宽或者面积,估算同学的身高、桌椅的高度等。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估算能力培养,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一课讲解时,老师便可以将估算思维应用其中,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估算数学课本的面积、桌面的面积等,让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估算结果,然后让学生使用尺子对桌子、课本的长宽进行测量,精准计算桌面和数学课本的面积,对比计算结果。
有些同学估算数值和准确计算结果较为相近,部分同学则存在较大差异,此时老师更需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估算是对问题的粗略计算,经过不断的锻炼能够逐渐提升估算能力,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应用估算方式粗略计算无法实际测量的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估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