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看望孤寡老人李莲莲 通讯员庞琨侯翠马妮 记者孙艳艳
“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是基层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自从事民政工作以来,洛川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民政站站长张阳以军人的一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上为社区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服务辖区生活困难群众、孤寡残疾、老年人,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小花有了更好的照顾
“小花最近的身体咋样?吃饭咋样?衣服都有吧……”带着关切,3月14日,张阳再次来到洛川县敬老院看望杨小花,向护理部的工作人员询问她的近况。
“经过专职护理人员两年的引导、康复训练和心理沟通,小花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就放心了。”看到杨小花正在参加集体活动,张阳发自内心地高兴。
杨小花今年46岁,她天生智力发育不全,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生活无法自理。唯一的女儿,从生下来就和她一样智力发育不全,而且性情暴躁。她们母女一直靠杨小花父母照顾抚养。2016年,刚任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民政站站长的张阳,在对母女二人进行低保复核工作时关注到这个情况。他经过多方协调,于2020年为杨小花申请办理了城市特困供养,让她的生活有了一份保障。
考虑到杨小花的父母年迈多病,照顾困难,张阳想帮她申请到县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于是,他随即联系了洛川县敬老院,咨询了相关政策,带着杨小花体检后,于2021年4月把她送到了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
安置好杨小花,张阳又开始着手为杨小花的女儿排队申请了延安市福利院的名额。2022年5月,杨小花的女儿也得到妥善安置。
母女俩都安置妥当了,张阳的心终于放下了。
被孤寡老人称为好心人
在城镇低保户中,还有一位80岁高龄的孤寡老人李莲莲患有心脏病和严重贫血症,每天需要打B12维持。她无儿无女,也不愿到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
2020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为了保障李莲莲老人安全越冬,张阳提前送去了过冬的被褥。当他注意到老人家的窗户上没有窗帘、用砖块和木板支撑的“床”摇摇欲坠时,他二话不说,转身出门为老人购买了床和床上用品,挂上了窗帘。
“你把看病买药的收据保存好,后面可以申请补助。”在李莲莲家,张阳细心地叮嘱着老人。由于年事已高,李莲莲常常记不住张阳的名字,但她亲切地把张阳称为好心人。
帮助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的残疾人申请集中供养、送精神失常无人看护人员前往延安市精神病院进行治疗疗养、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子女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这些事对张阳来说举不胜举。
妥善安置了弃婴
2019年11月14日20时左右,正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的张阳接到凤栖派出所的电话,有群众报警称在洛川县中心街发现一名男婴。接到电话后,张阳立即赶到现场,将男婴送往县医院儿科进行检查治疗。在安顿好孩子的同时,张阳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多方联系,查找孩子的监护人。但遗憾的是,始终无法联系到其家人,男婴最终被确定为弃婴。
看着这个不足月就被遗弃的男婴,张阳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积极联系延安市儿童福利院,为男婴申请孤儿身份入院。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协调奔走,他为男婴取了名字,办理了户口等相关手续,终于将男婴送到延安市儿童福利院。
13年的民政工作,张阳用实际行动如“暖阳”般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田。他先后获陕西省“模范红袖章平安志愿者”,洛川县凤栖街道“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民政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2022年,他被评为“延安模范”,并在当年当选为洛川县第十九届县人大代表。
“帮困扶弱一直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做照进困难群众心中的‘暖阳’。”张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