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20230402C_Print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2日
包活锄地的故事
王小雷
  1969年,我们在宜川寿峰公社王家河村插队时,曾住在生产队长的隔壁。每当听到他用洪亮悠长的声音吆喝着“开工了”的时候,大伙就相跟着下地干活去。
  那时候,我们村89口人,530亩耕地。耕地有坡地、滩地、塬地、梯田,分布在北梁、南梁、前河、河滩。由于地块大小不一、距离不一、作业难度不一,给派活人员带来不少麻烦。
  请看我当时的日记:
  8月18日 星期一8.18来了,光辉灿烂的8.18!
  太阳的光辉照耀着大地,我们荷锄下地,锄着荞麦,很有一番感触。
  队长连歇都不歇,一直干到中午1时30分。随后,他把剩下的一大片地丢给我们三个。我们下午4点开始干活,终于在傍晚7时45分把活干完。
  (注:8.18指的是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于这天第一次接见红卫兵。)
  干农活分为上午、下午两晌。我们理想中的完成状态是一晌或两晌完成一个地块的活,然后去干另一地块的活。
  可是,那天锄荞麦时遇到了问题。大伙一通猛干,到1点30分,任务完成了三分之二。如果继续干下去,任务将提前完成。但剩下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其他地块的工作,提前收工又不符合管理规定。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队长采取了大队人马转移到其他地块继续作业,由我们三个北京娃承担剩余的活儿,完成任务的时限是明天晌午。
  虽然在学校时就批判过“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但当面临“包活”的诱惑时,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谁都知道,今天辛苦些,锄完这些荞麦,明天上午就可以踏踏实实地休息。这等好事,傻瓜才不干呢!
  于是我们回村休整一番,下午4点再次开始劳动,终于在傍晚7时45分干完所有农活。
  第二天上午,当我赶驴驭水灌满窑洞里的水缸,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炕上时,又想起了队长给我们分配“包活”任务时笑呵呵的样子。
  莫非他是在变相照顾我们?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