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7日
那片柏林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初二(7)班魏小涵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全国人民开展退耕还林保护生态。陕北作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树造林成了所有公民的光荣义务,而出生于50年代的外婆由此得了个极洋气的名字——孙柏林。
  柏林初生,便受摧折。外婆有9个兄弟姊妹(一人早夭)。在那个贫穷的村子里,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又如何担负得起养育这么多儿女的重任呢?于是,外婆被送回了老家,度过了一段还算幸福的童年,直到该上学的年纪,才被送回到父母身边。就像外婆说的那样:“我对于父母的回忆要少于对奶奶的。”
  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外婆的求学历程也极为艰难,她上过三年一年级最后连初中也没上,只勉强拿到个小学文凭。“人家说我没文化,可我现在的生活不也挺好?”外婆总是平淡地看待过去的苦难生活,但神情中却无不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
  柏林渐长,历经风雨。外婆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她早早辍学,本来接受教育的她却担起了养家的重任,她每天做给工地扛水泥的工作。后来教育恢复她也没有能回到学校读书,而是继续工作供其他姐妹读书。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弯了外婆的脊梁,日复一日的劳作,耗尽了外婆的青春年华。所幸,外婆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一再争取后,总算得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银行工作人员。当时每个月29元的工资,养活了一家人。现在她总说:“辛苦点算什么,家里人健康就行了。”在外婆的心中家人的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柏林丰茂,无惧艰难。和外公结婚后,陆续生育了四个儿女,受外公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家中唯一的男孩——小舅成为宠爱的孩子。可外婆并没有冷落其他孩子,她重视教育。为供几个孩子谈书,工作之余,她还干起了养鸡的活,可幸福的日子并没有眷顾外婆,在母亲结婚后不久,外婆最疼爱的儿子意外去世了,这对外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外婆心中积压的怨气宣泄而出,面对碌碌无为、脾气暴躁、嗜酒如命的丈夫,她毅然选择了离婚,过起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柏林垂暮,不辍坚毅。现在,外婆已经白发苍苍,年近七旬的她仍是家中的“主心骨”。她每天按时早起,帮母亲照顾我和哥哥。每每结束一日的劳碌,她总会风轻云淡地描述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仿佛她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或许无人知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片柏林生长过,她历经风雨,却不曾倒下,至今依然青翠,把根深深扎进黄土地,守望着日月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