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空气中弥漫漂浮着的花粉、粉尘、孢子等增加,皮肤如果容易出现干燥、痒痛、灼热,证明你的皮肤出现了“春敏”。
面对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是“春敏”高发季节,敏感肌该如何应对?为此,我们采访了延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陆延娜,为我们解答“春敏”皮肤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春敏”
陆延娜说,冬春交替,气温忽冷忽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收缩剧烈波动,使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血管代偿性扩张,渗透性增强,而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加之,春季空气中花粉、粉尘、细菌、微生物活跃,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抵御力下降,出现干燥、痒痛、灼热,称之为“春敏”。
进入春季,紫外线强度增高,脆弱的肌肤,难以抵抗外界刺激,空气中过敏原增加,如花粉、粉尘、细菌、真菌,脆弱的皮肤容易出现不耐受;春季空气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脂膜油脂分泌减弱,脆弱的皮肤损伤加重,容易出现泛红、干燥、刺痒、紧绷。
春敏≠过敏
陆延娜说,春敏是肌肤不耐受的状态,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与家族遗传有关;后天因素,由于皮肤长期受损或受刺激,导致皮肤的角质层变薄、皮肤的免疫能力下降,肌肤的屏障功能减弱,无法抵御外界刺激,使皮肤神经纤维又过于亢奋,容易产生泛红、发热、瘙痒及刺痛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单纯性刺激”。过敏是免疫系统参与的2型炎症反应,皮肤表现相似,机制完全不同。
“春敏”如何应对
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原,如花粉、粉尘、动物皮毛;公园、户外做好防护。
温和洁面,精简护肤:35℃以下水温洗脸、使用清水或温和洁面产品,避免用力揉搓,避免化妆及频繁卸妆。
补水、防晒:洁面后使用保湿水3-4次后,补充油脂、修护屏障,补水面膜2次/周;选择温和、防晒指数30PA+++左右防晒霜。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减少焦躁、适当运动。
清淡饮食,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禁食刺激性食物、多脂肪、多糖类食物。
如何修复“春敏”
1.冷喷疗法:降低皮肤表面温度,收缩毛细血管,镇静,舒缓,消除红肿。
2.舒敏治疗:通过超声波左右疏通堵塞的毛孔,排除角蛋白;清除皮肤内杂质、残留化妆品、炎症因子;清除皮脂及油污,平衡皮肤水油状态;低能量射频的非热效应作用,加快舒敏和补水类产品的快速吸收,强效补水保湿,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健康的皮脂膜形成;590nm、830nm低剂量光疗法照射,加速组织修复,减少炎症,恢复皮肤屏障,起到褪红消肿、减轻炎症、镇静舒缓、增强皮肤免疫力的作用。
陆延娜说,其实只要做好防护,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正确应对春敏,我们都能坦然享受春意盎然。如皮肤红肿、刺痒不适感较重,我们应当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法,不轻信所谓的神奇速效方、民间偏方等,应当前往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