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插队的日子里,劳动了一整天的村民,回家之后就能吃上热饭。可在我下工后,等待我的,永远是寒窑冷灶。
平日里,为了省事儿,我常常是做一顿饭吃几天。饥一顿饱一顿,热一顿凉一顿。有时候,下午下工后,干农活干得累了,不想做饭,就灌一肚子凉水充饥。
那时候,自己整日面对的,是超强的体力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以及单调苦涩的生活。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尽快回京,这件事就像一股扭在一起的绳索,缠绕在我的心里。
一天晩上,我做了个梦。梦见妈妈来到我身边,坐在炕头轻轻抚摸着我的瘦脸,含泪对我说:“可怜的孩子,你受苦了。”又梦见慈父站在我面前,呵斥我:“没出息的东西,战争年代,老子在枪林弹雨中眼睛没眨一下。这点困难、这点苦就把你吓住了,你还是我的儿子吗?”
那一夜,我失眠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离开了村庄,不愿意再继续插队。
路上,我遇见了两位村民。谈话中,我得知他们准备去韩城买牛。他们问我是哪里的?准备去哪里?我就把我不愿意继续插队的想法跟他们讲了讲。
他们听后,先是沉默无语。过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位中年人对我说:“国家让你们来延安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为了让你们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让你们劳其身、磨其志。我相信,历经锻炼,你们都是对国家有用的人。粮食要计划着吃,干农活要用巧劲,不要下死力,那样会伤了身体……”
听了这位乡亲的一番话,我的心里暖暖的。得知我还没吃饭,其中的一位就拿出他们的干粮给我吃,令我深受感动。
这次偶遇中听到乡亲的这番话,使我也打消了不愿插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