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右)和同事们进行日常训练
●辛一鸣(左)查看大棚西瓜长势
●李媛媛在上课 编者按
这是青春的节日,这是奋进的时代。
在延川,有一群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在农村一线为理想追寻的新生力量,有的是扎根基层、护航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火焰蓝,有的是辛勤耕耘教育的人民教师……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都在诠释着“担当”“奋斗”“奉献”。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青春的力量、奉献的精神、奋斗的姿态!
王欣欣
青春的颜色是火焰蓝
□ 通讯员 张伟 杨澍 宋妮
当青春遇上“火焰蓝”是什么样的?是一身戎装,逆向而行的英武模样;是训练场上流血流汗,咬牙坚持的模样;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危,义无反顾的模样……
作为延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延川县河东北街消防救援站站长的王欣,有13年消防救援生涯,每天都在汗水、警报、危险中“打滚”,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和初心不改、救民于水火优秀品质。入队以来,王欣与战友先后处置了抢险救援558起、火灾扑救984起、社会救助612起、执勤重大安保任务10余起,抢救财产约8791.2万元,疏散人员1770人,抢救被困人员254人。
在朝夕相处的战友眼中,对王欣的第一印象就是认真,对训练认真,对工作认真,在灭火救援任务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他经常教导战友,只有过硬的本职技能和心理素质,才能立足于红门之中、才能够服务于人民。
“站长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前段时间带领我们参加支队的队列会操比赛,拿到了全市第一的成绩,自己也被延安支队评为优秀指挥员之一,为我们作好了表率。在生活中对我们也无微不至,把我们当作亲兄弟一样对待。”延川县河东北街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一班班长秦建忠告诉记者。
对于王欣来说,青春是日复一日的精进,是一次次破茧成蝶的蜕变。他和所有90后年轻人一样,有着年轻人阳光率真的性格,有着美好的梦想和人生的追求,但年轻的他毅然选择了消防事业,选择了一个与牺牲和奉献为伴的职业。在水与火中历练青春人生的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公安厅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优秀共产党员、延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优秀共产党。
“作为一名入伍13年的消防老兵,我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是一方百姓的安全,我们每一次出警,都是在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战斗。”王欣说,作为“一线带兵人”,应始终牢记“带队打仗”第一职责。要想把中队拧成一股绳,就必须做到率先垂范和正人先正己,牢固树立训练工作主责主业的思想,对标国家队和专业队建设标准,补足短板、提升素质。
荣誉属于过去,表彰只是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王欣表示,他将以更饱满的姿态、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投入到工作中,锤炼过硬本领,勇担职责使命,继续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辛一鸣
致富路上的“领跑员”
□通讯员 张伟 杨澍 宋妮
“每天,我们都从子长到延川段家圪塔村收小瓜,这里的小瓜口感好、质量好,我们子长人都喜欢吃。”果商冯彦祥告诉记者。
果农们卖得开心,果商采购得放心。这一切都与村里的“领跑员”辛一鸣有很大的关系。自从被县委办公室派驻到永坪镇段家圪塔村任第一书记以来,辛一鸣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他迅速转换角色,一边调研村情村貌,一边入户走访群众,了解村情、农情、民情。
段家圪塔村主要以大棚产业为主,其中以种植红籽小瓜和红玉吊瓜为特色产业。但是,种植大棚内外温差极大,尤其夏日棚内温度常常在40摄氏度以上,酷热难耐。为了掌握一手资料数据,辛一鸣经常挨个进入大棚进行收集,经常一走就是一整天。担任第一书记2年多来,段家圪塔村的人均收入也从2021年的1.8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21300元。而他自己也先后被县委办评为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工作者和永坪镇2022年优秀第一书记。
“我们村第一书记,对我们菜棚非常关心。前几天下雪了,他一直来看我们的菜棚。在销路这方面,卖不出去他也帮我们卖,非常关心我们群众。”村民白清连说。
“作为第一书记,沉下身子是第一步。贴近百姓生活,摸透村情民意,才能方便走街串户,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当地实情。要善拜群众为师,常进农家门,让自己融入乡村,做到对村情民情了如指掌,做一名合格的‘村里人’,‘村味’有了,关系自然就近了。”辛一鸣告诉记者,跟群众打交道,还要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做到不懂就要多问,多看多学多记,把农民群众当成智囊,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收集的振兴乡村中的民意民智与实际相结合,来指导农村实践工作,把如何走好群众路线作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看家本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在辛一鸣心里,冲锋驻村一线就是一种责任。群众的利益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是第一书记应尽的本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带着深厚的感情,融入群众,把温暖播撒到群众的心坎上。
李媛媛
无悔青春润桃李
□ 通讯员 张伟 杨澍 宋妮
“叮铃铃……”悦耳的下课铃声打破了南关小学教学楼的宁静,今年40岁的李媛媛正在研读教研资料,这时,一名学生敲响了她办公室的门。
“李老师,这道题我还不太理解……”李媛媛立刻关切地看着同学,耐心讲解起问题。窗外的微风拂过,树梢的绿叶沙沙作响,似乎鸣奏着一曲师礼的赞歌。
李媛媛是延川县南关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从教21年来,李媛媛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在课堂上,她幽默风趣、耐心细致,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在课堂后,她循序教导,把自己当做同学们的“大朋友”,培养学生们的求知欲。
“我十分幸运遇到李老师,她是一位十分有耐心,而且很温柔的老师。如果我们遇到了不会的题,可以下课去问老师,老师会十分有耐心地为我们讲解,还会问我们有没有其他不会的题,一并问她。”延川县南关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马一馨告诉记者。
三尺讲台,二十载耕耘,经李媛媛培育的优秀学生一批又一批。而在她简单朴素的办公桌上,有的只是勾勒得密密麻麻的教研资料,和高高垒起的作业本。
李媛媛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树为自己的信念,深谙“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用自己的踏实认真,得到学生、同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延安市“教学能手”,延安市“学科带头人”,县级“优秀教师”和县级“模范班主任”。
“从教20多年来,每天早出晚归,尝尽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然而当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我热爱着这份工作,所以我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为孩子们付出。”李媛媛说。
“叮铃铃……”上课铃声再次响起,李媛媛拿起课本教案,脚步匆匆地赶往教室,继续她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育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