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群众在工厂缝制衣服 “一定要把线压匀称、压好,注意细节……”5月6日,走进位于宝塔区南市街道慧泽社区煜城阳光小区内的圣澜菲服装公司新社区工厂,记者看见厂长范玉华正在叮嘱工人缝制衣服的细节。
范玉华原来是延长石油丰源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2019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就业服务中心有开办社区工厂帮扶就业的政策。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她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于2019年5月份,开办了“圣澜菲服装公司新社区工厂”。
范玉华告诉记者,退休之前她在公司的服装厂做管理工作,退休之后闲不住,就想做些事儿。当时得知就业服务中心在煜城阳光小区免费提供了厂房,而且每名工人每个月有600元以工代训的补贴,困难人员每人补贴1000元,这些政策想让干事创业的她节约了很多成本,于是她就想通过这个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煜城阳光小区是宝塔区易地移民搬迁小区。如何保证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该区人社部门通过劳动力摸底、就业情况摸底,决定在该小区开办社区工厂,通过落实各项补贴等措施,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在社区就业。
“工厂开办在小区,最大的便利就是工人的工作时间自由,解决了一部分居民想外出打工又因为要照料老人、孩子而无法外出的问题。让群众不出小区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料家里。”范玉华说。
目前,该工厂给延长石油做服装加工,同时接一些外单,每年加工服装近两万套,除过工资和一些水电费等,一年收入10万多元。范玉华说:“目前,工厂有工人20多人,按计件工资算,每人每月有两三千块钱不等的工资。”
家住煜城阳光小区的吴艳告诉记者,工厂开办时,她通过岗前培训后就顺利在工厂上班了,通过这几年的磨练,现在制作工艺都熟练掌握了,有新员工进来时,她还会培训带新人。
“我一个月有3000元左右工资,能在家门口就有钱挣,兼顾好家庭,我特别满意。”吴艳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宝塔区就业服务中心以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为抓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领、厂社整合、中心突破、辐射带动”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和培育力度,加速产业集聚,实现“造血式”帮扶,全力做好就业创业等各方面帮扶工作。
目前,宝塔区累计认定社区工厂9家,吸纳就业33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4人,主要涉及服装制作、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多种行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鼓励企业创建社区工厂,吸纳更多困难劳动力和边缘户中的劳动力就业,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就业,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为更多的群众提供致富增收的门路。”宝塔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申东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