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延安市第一中学和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联合开展“宝塔伯渎千里相连课程融合共促发展”线上公开教学活动。
活动中,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语文组张思梦老师与历史组刘莉老师共同执教《缅怀英烈 赓续血脉》一课。张老师以《与妻书》为切口,从悲情、亲情、豪情三方面带领两校学子感悟林觉民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延安一中的同学分享了延安时期的英烈事迹,跨越时空,让无锡三中学子串联起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刘莉老师从个人、学校、国家层面,叙述了百年大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这是一节语文、历史的融合课,更是一节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课。
一场盛大的烟花秀,引发了数学组孙成成老师与物理组凤正荣老师对于烟花轨迹问题的“争论”。如何计算爆裂的最佳时刻?此时地面高度是多少?两位老师分别运用学科知识,巧解问题。最后两位老师共同带领大家回顾数学史、物理史上的著名学者,得出相同结论:数理不分家!
延安市第一中学路季平、郭秀两位老师带领两校学生共同学习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郭老师构建问题情境,以“是否躺平”的问题直击学生内心,以张桂梅等人奉献一生的事迹激励同学。路老师从延安精神出发,给出了成为“最美奋斗者”的答案,那就是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荐博士对两校教师展现的学科融合新样态表示高度赞扬。他从自身出发,对第一节课反映出的德育价值和情怀表示惊叹;从学生出发,他感受到学生的参与度高,反响热烈;从教师出发,他认为教师对于问题的选取、情境事迹的挖掘都指向跨学科的目标所在,注重发挥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树民以《普通高中国家学科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题给在场教师带来了精彩讲座。李老师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解、学习实践、学习效果、作业设计、学习反思五个方面提供了课堂教学实践理念和策略。李老师指出,跨学科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跨”而“跨”,而是为了驱动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李老师用融合、对接、破圈助力教师解决知识边界不断拓展与学科课程的有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的路上,延安一中始终把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战场,积极与高校联合,以“学科融合”为抓手,探索实施策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启迪学生提供有效途径,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进阶。
(记者樊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