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延长县郑庄镇的温室大棚示范区,一片绿意盎然。棚内西瓜、香瓜已经进入成熟期,一行行秧苗上挂满西瓜和香瓜,清香扑鼻,长势喜人。村民们抢抓农时,管理大棚,采摘成熟瓜果,温室大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聚宝棚”。
在延长县郑庄镇丁旗村种植户司书锋家的西小瓜大棚里,他一边忙着采摘西小瓜,一边和记者聊起了他的致富经。
“大棚我们一般种两茬,从八月份开始栽植到临近过年采摘是一茬;卖完以后我们再种植,到清明前第二茬就上市了。每年两茬下来收入能达到十四五万元。”司书锋说,现在正是西小瓜销售的旺季,每天来订货的客户相当多,西小瓜的价格很可观,每公斤西瓜30元、小瓜40元左右。他现在种一座大棚,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司书锋表示,他家除了种大棚之外,家里还种了几十亩玉米,养了三四十头牛,虽然每天都特别忙,但是看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心里很踏实。一些村民看到他通过养牛挣钱了,也纷纷发展起了养殖产业,这让司书锋心里很高兴,
“我希望带动全村人都能够发家致富,把日子过得红火火火,让我们村的人把产业都发展起来。”司书锋憨厚地笑着说。
同村村民冯胜平告诉记者,他看到老司养牛挣钱后,心里很羡慕。现在,他不干原先的活儿了,回到家后在司书锋手里买了牛,也搞起了自己的养殖业。
“我本来是干石料活儿的,目前养牛、种大棚。今年光牛崽就卖了七八头,一头牛崽能卖一万多元,日子比过去好多了。”丁旗村村民冯胜平说,家里通过种大棚、发展养牛产业,每年的收入超过20万元,日子越过越滋润。
据了解,郑庄镇郭旗村现有108座大棚、20户养殖户,每座大棚每年可为每户村民带来10万元的收入,养殖户每年可以收入8万余元,真正让村民收获好“钱”景。
在乡村振兴中,郑庄镇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的新模式,村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多、致富路越走越宽。
延长县郑庄镇郭旗村包村干部刘庆表示:“村上产业发展了,村民的心气更足了。接下来,我们会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进行技术上的支持,提升农户对大棚和养殖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的收入,让老百姓的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