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客观记录和生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痕迹,具有珍贵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生物学价值。近年来,子长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5月15日一大早,子长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子长市瓦窑堡街道西门坪村,对村上一棵已有1200年树龄的国槐巡逻、检查,并现场对树围测量。
“这是开国上将阎红彦家门前的一棵树,它对我们村来说意义非凡,不仅能夏日乘凉,也是我们村民议事的好地方,希望有关部门能继续做好保护工作。”该村72岁的村民闫卓如说,“听我爷爷说,他小时候这棵树非常茂盛,现在它依然枝繁叶茂,希望它一直生机盎然。”
“我们对古树名木在每月走访一次的基础上,采取三项措施保护古树。”子长市林业局副局长魏海军介绍说,这三项措施包括设置保护围栏、统一编号挂牌,标明树名、科属、树龄、保护等级、落实管护责任和责任人;安排人员对遭受雷电击伤和病弱的古树名木,及时抢救救治和复壮;安排人员常态化巡逻、检查,确保古树名木不受损害。
在该市玉家湾镇路家寺村,一棵树龄为850年的酸枣树被村民们视为幸福吉祥的象征。“经查阅资料,全国范围内树龄如此大的酸枣树屈指可数,这棵树就成为一棵名副其实的长寿树,它用酸甜的果实滋养着生长在这方水土上的人民,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婷婷说。
据统计,子长市有古树名木454株,其中,古树群两处有420株,涧峪岔镇杜家洼村三郎山庙三级古树群有侧柏200株,余家坪镇老庄湾村青云寺二级古树群有侧柏220株,散生古树名木34株。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绿色的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魏海军表示,他们将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以及宣传工作进校园、社区、村庄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文化意义,不断增强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和自觉性,使保护、爱护古树名木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建立保护古树名木长效监管机制,将古树名木保护好、管理好,留住群众的集体记忆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