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总理在枣园参观,吴欢显(右一)陪同讲解
▲当年吴欢显在周恩来旧居前讲解
◀在机场,周总理与延安人民亲切挥手告别 吴欢显
编者按
人世间,回忆,是一种复杂且美好的东西,有对血浓于水的亲情的回忆,有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回忆,有对亲密无间的友情的回忆,更有对萍水相逢者的回忆。本期关注栏目,编者为您推出两篇回忆性的文章。一篇是一位讲解员回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文章,一篇是一位大学教授回忆自己的爷爷——延安五老之一、曾任延安大学校长的吴玉章的文章。让我们走进那峥嵘岁月,重温红色记忆,了解发生在这些革命先辈人物身上的感人至深、温情细腻的往事。
1973年6月9日,敬爱的周总理带病陪同越南外宾回到延安,他老人家对延安人民、对延安生产建设发展的关心,更令人难以忘怀。
作为延安枣园旧址接待周总理与外宾的工作人员,我接到这一光荣的任务后,别提有多高兴了。早在总理来之前,我就和同志们一块把枣园旧址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一遍,对熟悉的内容反复模拟讲解,把欢迎总理的歌儿练了又练。我们高兴得彻夜难眠,同志们常常聚在一起探讨总理来后要说的话语、问候和延安人民对总理的思念……
6月9日下午3时05分,一辆普通的吉普车停在原书记处礼堂旁边。当车上走下一位穿白色短袖的人时,我们突然眼睛一亮,愣住了,这么熟悉可亲的面容。啊!是周总理!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敬爱的总理,竟这样平易可亲地来到我们面前。我和同志们急切地跑步上前,向周总理伸出了双手,总理微笑着同我们一一握手。
握着总理的手,望着总理亲切的面容,没有拘束、紧张,只有亲人相见时的高兴、激动。准备了许许多多问候的话语,这时就汇成一句:“总理您好,总理您好!”总理下车后,首先问到的就是枣园的人民群众。总理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问:“你是枣园公社的吗?”我告诉总理:“我是旧址工作人员。”陪着总理详细地看了大生产运动时军民合修的幸福渠,总理了解了现在灌溉的情况。在休息室,总理亲切地问我多大了,是插队知青吗?家在哪里,什么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等等,我一一作了回答。怀着激动、幸福的心情,坐在总理的身边聊着家常,我享受着慈父般的亲切关怀与温暖。
当枣园公社与大队的同志们来了之后,总理又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询问了枣园的生产建设发展以及他们个人的情况。当见到枣园大队高同有和他女儿时,总理又详细地问了他的年龄和住址,高同有无拘无束地同总理亲切交谈着。他说:“毛主席他老人家已80岁了(高用手比划着8),他当年常和我们拉话,你说话和他老人家一样好懂。”当听到高同有的家还在后山上住时,总理说:“我在后沟住过……”总理详细地询问高同有的病情、儿孙及他女儿的情况。总理关心爱护着自己的人民,使在场的每个人无不动情。
在毛主席会客室,总理详细地给我们讲了毛主席怎样幽默地把美军观察组的鲍瑞德斗得哑口无言,灰溜溜溜走的生动故事。在寝室,总理轻轻地摸着毛主席用过的床铺说:“垫得太多了,没有这么软,毛主席睡的是硬板床。”总理追述了长征以来及党中央进驻延安的一些历史活动。在解答外宾提出的以前延安红区是刘志丹领导的问题时,总理深情地怀念道:“刘志丹是个很好的同志。”总理生动翔实的介绍,使大家的心头热乎乎的,更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教育。
在陪同外宾参观时,总理对旧址的件件文物、照片看得都是那样认真仔细。经过他住的院子,我和同志们请总理进去看看他住过的窑洞并要求开放时,总理却笑着摇摇头,表示不同意。在枣园,总理看到他的旧居开放着,就告诉地委负责同志把他的旧居关闭,不要再开放了。早在1970年,邓颖超大姐就几次向我们转达过总理的意见,让把他的旧居关闭,今天总理又当面向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地委负责同志土金璋说:“关了延安人民不同意,全国和全世界人民也不会同意!”我也请求道:“总理,请您还是让我们开放吧!每天来这里参观的国内外来宾,都想看看您当年的旧居。”总理说:“要开放我的,把朱德、任弼时还有一些领导的也开放,不然怎么能开放我的,把我和主席平列呢!”
在枣园,虽然几次见到总理吃药,但谁又能想到,看着这样精神矍铄的老人竟是身患重病、超负荷带病坚持工作呢?在这永生难忘的日子里,我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几次幸福地坐在他老人家身边。在原中央书记处礼堂休息时,总理首先想到的是我介绍解说得累了、渴了,亲手剥好解渴、润嗓、清凉、甜甜的冰棍儿递给了我。坐到总理身边,望着敬爱的总理,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陪着客人参观了整整一大圈,他才应该是最累最累的了,我一个年轻人还没来得及给他老人家端茶倒水,他倒先给我递来了亲手剥好的冰棍儿。吃着总理递来的冰棍,我觉得总理是那样亲,冰棍是那么甜,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总理对外宾说:“我刚才犯了个错误,上宝塔山被群众发现了,过河没有桥,群众挤得很厉害,你们都休息了,是我一个人去的,上去可以看到延安城的全景。”这时我才知道,总理从上午来到延安后一直没有休息,陪同外宾参观、接见地委负责同志、了解延安生产建设发展情况。外宾休息后,中午他顾不上休息就迫不及待地登上宝塔山,仔细地看延安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每一道街,看望、会见他日夜想念的延安人民,并提前来到枣园,看望当年他的老同志、老邻居,他的枣园乡亲们。
在参观书记处礼堂时,总理说:“大家都累了,休息一下吧。”这时候,总理问我:“你会唱陕北民歌?”当我和同志们一起给总理和外宾唱延安时期的歌曲《军民齐心闹生产》时,总理一边兴致勃勃地听,一边用双手在桌上轻快地为我们打着拍子。唱着民歌,望着总理,我真想让时间凝固,让我们多享受一会儿这幸福的时刻。总理感谢我们宣传了党的历史,宣传了主席思想。在热烈的掌声中,总理紧握着我们年轻一代的手说:“向你们学习!”在离开枣园时,我们欢迎总理再回延安并请他老人家代问毛主席、邓大姐好时,总理说:“等你们地委领导把延安建设好了,我再回来。”在车上,总理又说道:“过三五年我再回来。”
敬爱的总理,把党的温暖、关怀送到每个延安儿女的心坎上。他对宣传工作十分关心、重视,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普通的工作人员一块去参加接待国宾的宴会与晚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宴会,我们更加深刻地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无比关怀。在乘坐总理一行参观车队前往参加宴会和晚会的途中,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总理的群众。延安乃至周围各县赶来的群众,从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到宾馆十几里路上,只要是总理途经的地方,到处都是等着、盼着亲眼看望总理、问候总理的延安各界群众,整个延安沸腾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最热烈壮观感人的欢迎场面,使我真正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心心相连的力量与情感,同时更感到我所享受的礼遇与殊荣的分量。
在宴会上,我凝望着总理,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这时,我忘记了面前的宴席,忘记了我同桌的外宾。晚会上,当悠扬的信天游歌声响起时,总理是那样地激动……这一天,我一直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激动幸福之中。
岁月匆匆,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总理回延安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总理对延安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切与期望已经实现。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已经崛起,延安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这段难忘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总理伟大谦虚的品质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永远铭记在延安人民心中。
今天,我想说:敬爱的周总理,延安人民永远怀念您!(本文作者曾为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