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安塞区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开展“三个年”活动贯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安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安塞区具体采取哪些措施?又取得哪些实效?在今后有什么样的打算?我们采访到了安塞区委书记曹振宇,请他谈一谈。
记者:曹书记,您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项目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抓发展就必须抓项目,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就是按下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请您谈一下,今年以来,安塞区在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曹振宇:今年以来,安塞区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坚持大抓产业项目、大抓招商引资,全力打好重点项目策划、招引、落地、建设、投产攻坚战,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前期、促开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全面落实“五个一”包抓、周“解扣”、集中审批、容缺后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机制,组建由区级领导牵头的24个重大事项推进专班。全年安排重点项目86个、总投资209.68亿元,现已开复工项目69个,开复工率80.2%,二季度实现全部开工。预计上半年完成固投31.31亿元、增长7%。全省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延安分会场在安塞举行。二是扩投资、优结构,打造经济转型“新引擎”。坚持把社会投资、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攻方向,精准精细抓好项目管理,加强投资结构优化调整,产业投资、社会投资、制造业投资占比分别达到75%、85%、35%,分别增长25%、50%、90%以上。1-4月份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3127.6%、民间投资增长204.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28.7%、工业投资增长112.6%,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三是抓谋划、延链条,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围绕油气采掘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制药业、新材料等5条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把投资强度、亩均效益、节能环保等要求作为谋划储备项目的硬准入,高标准谋划制造业等重点项目252个,投资额达504亿元,储备体量较2022年提高3倍以上,不断推动项目谋划储备数量、质量和落地转化率实现新提升。四是抓招引、促落地,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持续优化招商引资10项优惠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成立装备制造4个招商工作专班和11个镇街招商小分队,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和落地率。同时,加强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把招商引资绩效与个人奖励、职称评定和职级晋升相挂钩,努力形成“大抓招商、人人招商”的工作格局。特别是今年,我们先后到河南、深圳、北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签约合同项目15个,总投资37.7亿元,同比增长53.7%。
记者: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那么,安塞区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曹振宇:今年以来,安塞区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理念,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聚焦“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办事材料多不多、审批速度快不快、服务态度好不好,扎实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实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深化拓展“张思德文明服务+”实践活动,组建助企联络员、招商勤务员、项目代办员、营商监督员“四员”队伍449人,建立张思德文明服务“五星”管理制度,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次,服务群众达1.4万人次,着力打造“张思德服务员”红色品牌。持续推进“百名干部包联百家企业”活动,106名党员领导干部包联帮扶176户企业,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市场营销、项目审批等突出问题92个,进一步提升帮扶实效。建立企业“周解难”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企业诉求问题36项,高效赋能企业发展。二是聚焦“促进降本增效”,持续优化扶持政策。出台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约法三十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等措施,精准落实好减税降费、资金扶持等政策,确保每一个市场主体享有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共办理留抵退税239万元,减税降费2173万,培育“五上企业”8家。三是聚焦“释放发展活力”,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抓好土地、资金、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大力实施“政银兴企”专项行动,联合22家市区银行机构成立高新区综合金融服务中心,聘用企业金融顾问18人,设立5000万元融资担保基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聚焦“提升治理效能”,持续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检查和监督全覆盖,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治理整顿,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立案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1起、1人,责令整改问题5个,努力构建亲商新型政商环境。
记者: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年春节一收假,安塞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请您谈一下,今年以来,安塞区在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效?
曹振宇:今年以来,安塞区坚持“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进“四查四问四提升”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干部作风能力保障。一是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坚持把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压力传导贯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全过程,一批作风顽疾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三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带动全区上下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良好局面。二是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把作风硬、本领强作为安塞干部的鲜明标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精细化管理、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抓工作落实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六种能力”全面提升,有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社会民生和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突破发展,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精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干部作风得到不断锤炼。大力倡导“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过硬作风,全面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凡事想在前、干在前,不管任务多么艰巨,都要咬紧牙关,拧紧发条、铆足干劲,积极找差距、理思路、定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今年以来,安塞区坚持把“三个年”活动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统筹谋划部署,精准靶向施策,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曹振宇:今年以来,安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大抓产业项目、大抓招商引资理念,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区、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区、文化旅游引领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基层治理样板区。一季度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其中重点项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招商引资、“五上企业”培育位居全市前列。一是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强区。总投资61亿元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油气采掘装备制造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食品加工和制药业实现“零”突破,普弛高分子、离心棉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制造业产值增长129%。稳油、增气、扩LNG、拓电取得新进展,年生产原油210万吨、天然气25亿方、LNG50万吨。热电联产一期项目10月建成,二期9月开工建设,年发电量增长47%。二是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提升“蔬菜业棚均效益、林果业亩均效益、养殖业规模效益”思路,深入推进“一镇一业一园区”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轻简化基质栽培与设施新能源利用现场观摩会在安塞召开,安塞被评为全省蔬菜全产业链典型县区。预计上半年实现一产产值增长5.6%。“网格化”排查和“三色制”管理全面推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持续巩固提升。贾居村等2个省级示范村、罗居等5个市级示范村、贺砭等7个区级示范村创建加快推进,连续3年荣获全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三是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引领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创建,南沟4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取得新进展,“陕北民歌网上PK大赛”全面启动,创新推出一批研学旅游、农业采摘、民俗体验和黄土风情演艺为一体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预计上半年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5%、4.5%。四是全力打造基层治理样板区。深化拓展“三有三创”“三亮三比三评”和“党建·家”活动,基层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行“134”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1736名网格员前哨作用,扎实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化解等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134”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市推广,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