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30日
产业体系独具特色 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延安新区扎实推进“产城融合”积蓄发展动能
  本报讯(记者 贺秋平 齐心)6月29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之新区专场,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城兴产、以产促城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新闻发布会上,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苏爱国介绍,2022年,是延安新区建设发展十周年。去年以来,延安新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城市综合功能区”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发展实践,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目标。
  产城融合,产业为要,项目为基。延安新区围绕全市产业布局,立足新区比较优势,按照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已经构建了赛事经济产业体系、会议会展产业体系、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健康消费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目前,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全面形成,支撑新区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和重点企业入驻园区,来推动新区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尽快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延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苏爱国说。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强化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今年以来,延安新区以“三个年”活动为重要抓手,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推进机制,定期调度总结,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硬支撑、硬基础、硬保障。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是稳预期、强信心、优质量、快发展的“主抓手”。今年新区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5个,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新区建立了“四张清单”“五库管理”台账,执行“领导包装”“定期考核”机制,全面保障重大项目有序有力推进。截至目前,20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15个新建项目开工13个,开复工率9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社会资本项目、产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7.4亿元、14.3亿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区今年计划引进内资1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0万美元。围绕“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产业布局,绘制了五张招商“作战图”,细化了招商路径和方向。先后外出考察25次,接待和拜访企业80余家,与12家企业在应急安全主题教育馆、会议会展、儿童游乐、物流园、数字经济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紧盯华为边缘云、徐州蓝鹰应急安全馆等意向落地项目,力争部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小切口”推进“大优化”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基础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苏爱国介绍,延安新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优化营商环境,以“小切口”推进“大优化”。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专项安排部署矛盾问题化解和12345热线、市长信箱等信访工作,5月份办结率、满意率达到100%。同时,结合新区实际,开展了市场主体大调研、大整治活动,细化了基础设施保障、社区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服务、区域协调5个领域146项任务,城市管理、物业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审批等103项群众关切问题有效解决。
  此外,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新区还建立了政银企对接机制,协调各银行向104家市场主体放款16.5亿元,向重点项目贷款3亿元;落实稳经济12条举措,核实“五上”企业奖补资金126万元,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资金46万元,新增市场主体170余户,纳准“五上”企业16户,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干部作风能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硬保障。延安新区着力通过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干部本领带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创新探索比作为、比贡献、比优劣、比位次、比担当“五比”工作方法,夯实了35个重点项目、6个前期推进项目、2个进度缓慢项目、16个招商项目、114项营商环境优化责任,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