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6日
配网“大会战”,让群众用上“双电源”
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徐志全 郝皎月
  “发电车三相电缆接入完毕……接线正确,开始送电!”
  6月28日早晨5时整,随着现场施工总负责人的一声令下,国网吴起供电公司27名保电技术人员同时启动6台应急发电车,顺利并入指定发电区域,开始为片区客户供电。
  此时,该公司陈蒿湾“四回线路”工程“大会战”正式拉开帷幕。
  “为确保该改造工程安全有序实施,公司统筹全局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成立了9个专项工作小组前期勘察现场20余次,先后5次召开配网建设‘大会战’桌面推演,形成了科学性、指导性、安全性、高效性的作战方案。”国网吴起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明说。
  据了解,此次“大会战”主要完成10千伏胜金胜石线同杆双回延伸新建工程及10千伏城刘线、城石线改造工程,两项配网工程,统称“四回线路”工程。
  “本次涉及改造的线路处于县城中心区域,沿线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较多,改造难度大。”李明说。
  为此,国网吴起供电公司积极与吴起县政府进行沟通对接,并召开专题协调会议,通过“政府挂帅,企业实施”的举措,在施工前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城市社区、手机短信、微信客户群和用电服务人员上门通知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宣传疏导,最大限度获取客户理解。在施工期间,公安交警和城建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交通疏导,确保工程进展安全有序、万无一失。
  基于近年来吴起县域10千伏网架结构薄弱,老城区110千伏吴起变无法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国网吴起供电公司投资455.9万元,新建改造线路9.68公里,通过优化10千伏配电网架,将110千伏胜利山变电站和110千伏吴起变连接起来,实现了城区范围内10千伏线路“手拉手”供电模式,为沿途用户提供可靠“双电源”保障。
  “不停电、少停电是吴起电力人最好的服务理念。”
  据悉,此次“大会战”该公司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勘察现场20余次,辨识危险点风险点18处,优化方案10次,协调吴起县周边榆林市定边县和延安市志丹县、富县3家兄弟单位支援作业人员44人,投入中、低压应急电源车及发电机6台。
  国网吴起供电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佘维彪介绍:“此次施工过程采用‘转供+发电’作业模式,组织30余人连续工作12小时,在陈蒿湾杨青川口敷设临时电缆1.2公里,将原本工程导致停电的109台配变(涉及7336户)全部转供。”
  据了解,此项措施将原本需要停电5次、历时7天才能完成的线路改造、频繁停电线路治理任务压缩到了15个小时,减少停电15时户,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对外停电时间和次数,提高了人民群众用电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