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5日
患脑梗又发心梗 多学科抢回生命
通讯员赵锦怡
  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急诊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脑梗后再发急性心梗患者,将命悬一线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一出生死竞赛。
  突发脑梗,溶栓及时效果佳
  6月7日,61岁的白先生在家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不能站立、行走,被家人紧急送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一病区马世红主任接诊查看后,结合其症状及头颅CT检查,考虑急性脑梗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的马主任告知家属:静脉溶栓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致残率、致死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患者目前发病3小时,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右侧肢体偏瘫(NIHSS评分为3分),无静脉溶栓禁忌症,家属同意后,予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白先生症状缓解,右侧肢体活动自如,NIHSS评分0分,收住神经内科一病区继续治疗。
  检查时心梗发作,急推急诊抢救
  住院治疗一周后,白先生无特殊不适,打算出院,然而在6月15日早上8点30分左右,白先生突然对主管医师康志霞说自己有些胸闷气短,喘不上来气。康志霞主治医师立即查看后发现白先生血氧饱和度仅有85%,立即对其行面罩吸氧、心电监护,急查床旁心电、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吸氧后白先生血氧饱和度上升为:99%,胸闷气短症状有所好转,马世红主任医师查看后考虑不能排除肺动脉栓塞,建议立即行肺动脉CTA等检查。
  9点10分,医护陪同白先生在CT室行肺动脉CTA检查时,发现其呼吸困难较前明显加重,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见此情况,康志霞主治医师和何梅霞主管护师急推至急诊科抢救室予以紧急抢救,同时请心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协助抢救。
  多学科联合抢救,守护患者生命线
  时间就是生命。马世红主任医师紧急赶往急诊科查看情况后,考虑其急性左心衰,予以减轻心脏负荷、减轻肺水肿,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白先生症状无明显改善。马世红主任见情况危急,当机立断决定给予气管插管。急诊科闫卫军主任娴熟、干练地完成了气管插管,借助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马世红主任指示再次复查心电图,结果提示:广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内科白宏兴主任医师、何勇教授考虑患者心脏“三支”病变,建议急诊行冠脉造影,明确血管情况。告知家属相关风险并取得家属同意后,急诊行冠脉造影术,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冠前降支远段次全闭塞,左冠回旋支近段管状、偏心90%狭窄;右冠全程弥漫性病变,中段呈80%狭窄,进一步验证了心电图结果。因病情危重,术后白先生转入重症医学科,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于6月24日顺利拔管撤机,生命体征稳定,密切观察病情两天后出院。
  电话随访了解到白先生已于上级医院行冠脉介入手术,恢复良好。电话里其家属感激地说:“多亏市医院医生反应迅速,抢救及时,才让我父亲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为他争取到了手术的机会,太谢谢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