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自在独行》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2015年如愿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在一所乡村幼儿园开始我的教书生涯。从给大班孩子带生字课开始,打饭、梳头,时不时还要换屎尿裤,就这样我干了一年。
2016年8月被任命到李渠镇银燕希望小学担任校园长。当时,学校只有11个孩子。那种恓惶的情景,那种失落感让我当时就有离开的想法。甚至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学生人数,不好意思说我是校长。但是深思熟虑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家门口的学校办好,让村民愿意把孩子送进来,让我以后说起这所学校能挺直腰板。那长满野草的校园,落满灰尘库房式的教室,十几年没修剪的一棵棵树,校园周围荒草盖天的水渠沟,在我们的整理下光亮如新。真的是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
那段时间,清理院子、剪树枝、收拾教室……我感觉自己似乎有了超能力,从电钻到电锤再到各种修理工具,样样都能使用,从笨手笨脚到操作娴熟,别样的工作让我成长。
我开始放下所有的“不好意思”,开始摸底家访,近距离倾听村民的声音。7个村1000多户我一家一户地走完,在埋怨声和唾骂声中,我听懂了家长对学校变好的期盼与渴望。
于是,我写了一张张大红纸致歉信,张贴至每个村子人多的地方,让村民一传十、十传百,看到新园长往好办的决心和魄力。效果明显,春季学生人数终于从11个孩子变成了45个,开始听到了村民们不错的评价,但是距离我们的目标还需要努力。一年来,我始终脚踏实地,一直摸索着学校该如何发展,以“让我们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学”为出发点和目标,开展学校每一项工作,城里孩子可以享受到的资源,我们竭尽全力提供。我们现在比较薄弱,唯一可以提升口碑的就是饭菜质量,我以让伙食成为李渠镇最好为目标,精心设计菜单,一周菜品不重样,孩子们想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通过家长的支持、宣传、肯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又从45个变成了73个,很是欣慰。付出就有收获,春季学期学生人数终于从11个变成了45个,在渐有的赞誉声中,我深知我的目标还在更远处,于是我把最初的致歉信写成了一张张感谢信。
困难有时是拼搏者的垫脚石。校车租用费用较大,我就把自己的车当校车,每天来回八趟30公里,一路聆听孩子们稚嫩的欢声笑语成为我最大的享受。
一位好老师,需要千锤百炼、炉火锻造、精雕细琢,更需要大步跨越,小步反思消化。必须快马加鞭,砥砺前行,刻骨铭心谨记自己的初心使命。
我是幸运的,之后来到了七中,遇见了一群最可爱的人:兢兢业业的杨校长,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积极向上的老师们,他们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样,一砖一瓦,甚至一些小事情都要自己设计、动手处理,一起搬东西、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掏厕所、一起翻地种菜园子……这让我时常想起自己当初的坚守。
师德,是孔圣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修养;师德,是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仰;师德,是徐特立“忠贞为教,严谨治学”的优秀品格;师德,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无声影响……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教育者,这一生我们不虚此行。
(宝塔区第七中学教师 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