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8日
周总理回延安

  传承延安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我是小小讲解员马梓腾,我在延安为你讲述《周总理回延安》的故事。
  这里是著名的延安宝塔山,宝塔山下这座桥就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延安捐建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常想回延安看看,看看延安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但由于工作繁忙,他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1973年,越南的客人到北京后,提出要到延安去看看,周总理当时正在生病,但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病情,欣然陪同前往。
  周恩来回延安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延安城乡,传遍了各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延安城,马路两边人头攒动,人们翘首企盼,焦急等待着周总理的到来。总理一下飞机,顾不上擦掉头上的汗水,冒着酷暑去登宝塔山。当时南川河上还没有桥,枯水季节的河床虽然河水可以见底,但常年堆积了厚厚的沙土,车子刚跑百十里就陷进了淤泥里,再也动弹不得,司机用力踩着油门,警卫员和工作人员都下车,从后边推,还是无济于事,而且两条腿很快陷进一尺多厚的泥潭里,想拔都困难。闻讯赶来的延安人民看到总理的车子停下了,他们蜂拥而至,有的连鞋都顾不上脱就跳进淤泥,自发组织起来帮忙。“总理好,总理你回来了……”大家把总理围住,一边连声向总理问好,一边撸起袖子用力拉,使劲推,一二三……就这样把总理连人带车稳稳地抬出了南川河,抬出了淤泥。
  总理徒步登上宝塔山,急切地询问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当他得知乡亲们还过着缺衣少食,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光景时,他含着泪自责地说:“国家解放都这么多年了,延安老区的人民还过着这样贫苦的日子,我作为一个国家总理,对不住大家啊!”他的眼睛湿润了!当天在延安的晚宴上,他与延安的负责同志约定,让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然后激动得不顾病体,高高举起酒杯承诺:“等你们把延安建设好了,我再回来。”这句承诺给延安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1973年,总理从延安离开后,筹集了自己的稿费、生活费等捐赠给延安,修建了宝塔山下的这座桥。1975年建成时,人们为了纪念周总理,就把这座桥起名为总理桥。
  40多年过去了,延安人民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如今的延安交通四通八达,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总理的愿望实现了,这是对总理最好的纪念。
  (宝塔区第一小学一年级四班 马梓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