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4日
小城掀起骑行热
记者雷荣通讯员李文振
    ●骑车穿梭在绿水青山间
    ● 顾客在店里选购自行车
  “如果说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那么骑行刚刚好。能够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城市中找到一种自由的感觉。”骑行爱好者韩红安说,很多骑友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有的为了社交,但都是因为热爱才能一直坚持下来,让骑行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始终向前。
  随着骑自行车热的不断升温,如今,越来越多的宜川市民爱上骑行运动,他们戴上头盔,或穿行城市,或驰骋乡间,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在清晨和夜间感受速度与激情,引领着时尚健身和休闲运动的潮流。骑行兜风,成了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又能锻炼身体,又能融入城市生活”
  夏日清晨,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早上5点50分,家住宜川县众锦街区的高子奇,戴好头盔、手套,穿上骑行服,带上水壶,骑上心爱的山地自行车,“全副武装”骑向石沟坪大广场,与建明、建军、笑笑3名骑友会合,今天骑行目的地是位于王湾村的月亮湾。
  “这条线路来回32公里,早上车少,我骑了好几次了。”高子奇说,去往月亮湾这条骑行线路“爬坡高度小、道路环境好”,在宜川骑行者中人气颇高。
  今年35岁的高子奇在延安市内一家企业上班,多年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锻炼身体。去年生了场病,发现自己身体“亚健康”。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锻炼身体,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首选了骑行运动。
  说骑就骑。雷厉风行的高子奇,很快购置了一辆山地自行车,配备了专业水壶、车灯,以及头盔、骑行服、套袖、手套、骑行鞋等各种装备。
  “不到一年时间,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坚持每周末两次的骑行。”高子奇说,现在骑行已上瘾了,特别是每次挥汗如雨后的感觉真棒。
  与高子奇不同,今年42岁杨建明是从2016年开始接触骑行运动。平日,杨建明都在自家经营的电脑办公用品店忙碌,只有开门市前的两三个小时才能和骑友们一起去兜风。
  借着骑行运动,杨建明的活动区域扩大不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遇到了新的朋友。“最喜欢骑车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沿途风景,这种一路畅通的感觉真好。”杨建明说。
  骑行不仅锻炼身体,附加价值也非常多元,不同的人从中得到的乐趣各不相同。
  48岁的刘建军经营一家润滑油门市,他接触骑行源自同学推荐。“尝试骑了一次公路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的感觉完全不同,尤其非常享受爬坡时和身体较劲的过程。”刘建军说。
  选车、购车、学车,刘建军的骑行之路就此开启。但对他而言,骑行往往更多和生意联系在一起:“蹬上车,去给优质客户送货,拜访目标客户,说走就走。”
  在宜川,像高子奇、杨建明、刘建军一样喜爱骑行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遍布各行各业,有上班族、有个体户、有私企老板……相同的是,平日里他们为了工作或生意忙得焦头烂额,但空闲时就会把所有的烦恼抛到脑后,快乐骑行。赶上周末,还会聚在一起骑车远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骑”乐无穷。
  “一天卖出19辆自行车,甚至出现线下‘一车难求’”
  晚上10点多,位于宜川县北石崖夜月商城楼下的美利达自行车门店内,店主芦笑夫妇仍在忙碌着。妻子在向顾客介绍不同类型自行车的特点,丈夫则忙着给已经选定自行车的顾客调整车辆细节。
  腾出手来,店老板芦笑向记者介绍,自己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开这家店的同时,还建了一个骑行微信群,专门服务在这里购车的顾客。
  谈起小店生意,芦笑脸上笑意盈盈。据介绍,开店4个年头,生意一直不错,尤其是这两年生意最为火爆。今年前半年,芦笑一共卖出400多辆车,数量已经超过刚开店前两年总和。
  “只要车辆大小合适、颜色喜欢,很多顾客都会果断下单。”芦笑笑着说,“最好的时候,一天卖出去19辆自行车。”
  骑行热的不断升温,一些健身、时尚、个性化的自行车,如山地车、公路车等成为新的需求热点。
  比起销路,芦笑更关心的是拿货。随着暑期到来,不同年龄段的骑行者开始“扎堆”,兼具交通代步与户外运动功能的自行车销量一路走高,中高档自行车甚至出现线下“一车难求”的情况。
  “尽管提前囤了货,但部分车型还是被‘掏空’,现在只能眼巴巴等厂家配货。”芦笑说。
  芦笑的铺面很小,但里面有美利达、飞行、喜德盛等品牌自行车,种类齐全。不一会工夫,就有好几位顾客前来,有看车的,也有给爱车换配件、做保养的。
  “还蛮帅气的,就想过来看看,因为小孩子现在经常会打游戏,有了骑行的工具就会想出门。”经过比较,汪涛给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车子很时尚、也有科技感,儿子挺满意的。”
  居民李卫是骑行的新手,出于兴趣,最近他刚花了7000多元,购买了一辆入门级别的公路自行车,打算休闲时骑行。“平时会在甘义沟宜集路和迎宾大道骑行,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李卫说。
  “现在两个轮子比四个轮的车更时尚,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骑行爱好者李辉笑着说,“以前读书的时候,基本上只有学生骑车。当时还以为自行车会慢慢消失,没想到市场细分后,如今既有普通的自行车出售,又发展了较高端的运动自行车。”
  “虽然自行车的品种丰富,价位也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但购买时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选购。”芦笑说,如果在县城平路骑行较多,选公路车;经常出远门或是在山路、崎岖的路骑行,可以选山地车;如果只是平时骑着去休闲或当代步交通工具用,买个几百上千元的普通自行车就可以了。
  自行车,曾经一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如今却是健康、环保的象征,它体现的不仅是人们对低碳、绿色生活的拥抱,更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