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欢
入汛以来,我市气候多变,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延安可能存在哪些地质灾害?市民群众和相关部门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和避免?近日,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沈晓霖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延安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沈晓霖: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延安地区经常发生的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类地质灾害。其中,滑坡是指由于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或开挖山体坡脚等人为活动影响,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部分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有很多通俗的叫法,如走山、溜土、跨山等。崩塌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从高处快速崩落、滚动或翻转下来,并堆积在坡脚的现象,就是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由于暴雨、水塘溃决等丰富水量快速下泻,沿途带走山坡上或沟谷中的松散土石,并向下快速流动,这就是泥石流。
记者:对于地质灾害隐患区生活的老百姓来说,地质灾害发生前会有哪些前兆?大家应该如何处理?
沈晓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一是山体变形,例如山体局部或整体突然上隆鼓胀、局部滑坍、出现裂缝或有碎石不断滑落;二是山体周围建筑物出现裂缝或变形;三是附近水位突然剧烈变化、水流量异常或变混;四是河流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声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征兆,应立即远离危险区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通知周围群众,禁止他人接近危险区域,切记不可进入危险区域搜寻财物,以免因小失大。要及时向“防灾避险明白卡”中的联系人或当地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领导下,有序开展避险转移、生产生活等后续工作。
记者: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山区沟道,如何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沈晓霖:第一,要科学合理制定地质灾害“防、抢、撤”方案。方案要确定乡镇(社区、街办)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召集人等,成立相关人员组成的应急大队。第二,给隐患区域内的每一户群众都张贴“防灾避险明白卡”,上面明确了监测负责人、撤离信号、撤离路线和撤离地点,一旦需要撤离,村民在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按照“防灾避险明白卡”内容组织撤离到安全地带。第三,安排专人对沟道两侧的山体、支沟、窑洞(房屋)进行监测,特别是沟道两侧的高陡边坡,平时要定期对高边坡的变形变化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同时,在降雨降温、加载震动等情况下要随时加密监测频次,一旦发现变化,立即启动“防、抢、撤”方案。第四,村民要积极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削坡、支挡和截排水等措施进行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治理难度大或资金量需求大的隐患,要采取搬迁措施,彻底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从根本上解决隐患威胁的问题。
记者:村民修窑建房选址的时候,应该如何避免地质灾害危险区?
沈晓霖:村民修窑建房选址要避免地质灾害危险区,新选址零星分散的宅基地,我们可以上门评估,现场鉴定。我市自然资源部门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全市推行村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界定,并制定了“村民修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界定书”,村民在选址建房时,可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免费申请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界定,我们将安排地质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提出选址的适合性。如果选址地质环境复杂,治理难度大,建议重新选址;如果采取一些简单的治理措施可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选址基本适合,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保障群众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