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30日
就地加工土特产 市场卖出好价钱
  本报讯(通讯员 高诚 记者 李欢)近日,走进延川县永坪镇黄家圪塔村村民高斌杰的大棚,只见大小不同的西红柿掩映在片片绿叶中,长势正好,高斌杰正在过道间对西红柿枝蔓进行打掐。
  “我种了6个棚,开春种西瓜,一棚西瓜卖了8000多元,下半年全部种了西红柿,估计9月份就可以上市了。”高斌杰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黄家圪塔村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特色产业,现有“95”式大棚100座,拱棚226座。一座座蔬菜大棚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种植大棚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家种大棚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是,优质的蔬菜种出来了,如何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今年4月份起,黄家圪塔村开始在村中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并于7月初建成运行,主要销售西红柿、西瓜、蔬菜等20多种农副产品。厂房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总投资415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为2023年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资金。
  在黄家圪塔村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内,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成品储存展示车间内,摆满了各类农副产品,在包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娴熟地操作着设备,对小米进行包装和装箱。
  “我主要是包装小米、红枣等农副产品,工作离家近,方便照顾娃娃和老人,收入也稳定。”工厂员工刘瑞说。
  记者了解到,基地主要分为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展示车间等五大功能区,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团队)+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我们将充分发挥空军帮扶团队资源优势,利用832消费帮扶平台,实行订单式销售,进一步提高农户收益。”包村干部高婷说。
  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如今,随着黄家圪塔村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基地的建成和使用,增强了村民自我“造血”功能,村里富余劳动力得到解放,更是让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