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农在给蚕宝宝喂食 ●蚕农在采摘桑叶 正在啃食着桑叶的蚕宝宝,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预计明年桑叶的产量会大幅度增加,养100张蚕也没有问题。”
“村集体将养殖基地承包给养蚕大户,不仅村集体有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农户发展蚕桑产业,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8月中旬,正是嫩枝舒展、桑叶舞动的季节。走进延川县永坪镇源流湾村,桑园种植基地染绿了田间山头,微风拂过还能闻到桑叶特有的清香。
2022年,源流湾村立足当地独
特的地理条件,温和的气候,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的生态产业发展路线,就近就业、就近创业,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养蚕致富。
桑园里,源流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海洲和村民正在桑树间忙碌着,只见他们捏住桑树的枝头,将鲜嫩的桑叶采摘下来,不一会就装满好几袋子。
“镇政府去年在我们村种植260多亩桑树,今年桑树存活率高达96%以上。今年,我们养了5张蚕,考虑到桑树还是幼树不能摘叶子,预计明年桑叶的产量会大幅度增加,养100张蚕也没有问题。”刘海洲自信地说。
将桑叶打包好后,刘海洲赶忙装车出发,他告诉记者:“蚕的食量很大,一天到晚不停地吃,长得也很快,又到了蚕‘吃饭’的时间了,得赶快回去。”
在源流湾村蚕桑养殖基地,村民把刚从桑园里采摘回来的鲜嫩桑叶用机器切碎后,放在小蚕共育室里进行喂养。正在啃食着桑叶的蚕宝宝,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这样喂养的操作,蚕农每天都要重复两到三次。
一开始,刘海洲和村民没有养蚕经验,但是觉得要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为了把“蚕宝宝”养好,除了参加县镇组织的培训,还通过上网、外出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学习小蚕疾病预防、科学养蚕等技术。
村民刘玉和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关庄镇杨家坪村学习养殖技术,一天24小时跟班作业,从养蚕、配药、消毒等全流程进行学习,每当遇到重要的环节,就拿笔记下来,格外认真。
“这个蚕浑身都是宝,蚕蛹营养价值很高,它吐的丝可以做成蚕丝被、衣服,蚕沙和蚕蜕的皮可以入药。自从学习回来以后,我养蚕的信心更大了。”刘玉和斩钉截铁地说。
现在,村民养蚕积极性都非常高,永坪镇政府也给村集体打造了养蚕基地,配备了切割机、温度计、养蚕房、保湿设备等基础设施。每天,村民们早早起来进行喂养、观察温度、湿度等。通过精心喂养,蚕再过20多天就会结茧,大家都非常期待第一批的劳动成果。
“两年来,我镇在源流湾村和贺家渠村栽植桑树500余亩,在栽植之前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并组织养蚕大户现身说法,村民发展养蚕产业积极性非常高。村集体将养殖基地承包给养蚕大户,不仅村集体有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农户发展蚕桑产业,达到了共赢的目的。”永坪镇副镇长冯虎虎说,“下一步,我镇计划在鲁家湾、佘家塔等经济薄弱村新发展蚕桑产业1000亩,补齐产业薄弱短板,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