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0日
仰望星空
毛丽福
  编者按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在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称呼中,蕴含着无穷的爱与力量。
  古往今来,与教师有关的诗词不胜枚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最佳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默默无闻的教师的形象概括;“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教师的高尚品德的深情讴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凝练的概括……
  “山水有时尽,师恩日月长。”在这个充满深情与回味的日子里,编者精选了一些讴歌教师的散文和诗歌,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他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夜有些深了,月亮格外圆,也分外明亮,照得夜行人一身银光。远处的山脉俨然完全笼罩在这一袭素裹之中,我踱着步前行,一抬头已经来到了校园操场旁的草坪前。仰头望着星空,既陌生又熟悉。
  二十年前的自己,带着求学梦来到这所学校。每晚就寝前会邀几位同学在操场上狂奔三圈,引体向上十二次。最终在值日老师哨子的催促下,调皮地欢呼,疾步赶回宿舍洗漱。
  这时,头顶繁星点点,夜空浩瀚深邃,人显得十分渺小。此刻,没有蚊虫,风带着点凉意,徐徐吹来,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顺着草尖,我望向宿舍楼,学生均已入睡,整个校园安静如画,校门口原本喧嚣的工地也只剩下空闲的挖掘机伸伸懒腰摆着架子。我置身于青草与星空之间,遥想自己步入教育行业前的十年光阴,脑海中闪现出一位位载着书山春风而来的儒雅恩师。他们在我的这一寸丹心里,似暖暖秋阳拂来的微凉河风,使我舒服到打盹。
  我还是抬头望着远方,学校左侧的信号塔尖在黑夜里肃然屹立,宛如奥林匹斯阿波罗般守护着这里的一千多名小精灵。我望着远处,视线模糊而又清晰。此刻,我想念起了毛老师、郑老师、沈老师、芦老师、李老师等一位位恩重如山的前辈。转眼又到教师节,虽然我自己成为教师也已经十五年,可是每到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依然满怀感激地想念起我的恩师们。对我而言,那段经历已经不是在求学,而是变成了一种岁月,或者是一生铭记。
  不难想象,如果求学之时遇不到良师益友,将是让人多么遗憾并有失厚重感的行程。然而幸运的是,于我而言,这种遗憾并不存在。
  中学时代,我有幸遇到班主任郑老师,他的旁征博引使他的历史课堂趣味横生。每每想起,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细节就在脑海翻腾,如春风拂面,甘之如饴。五中,是我的文学乃至人文思想启蒙的地方。通过对语文和历史的学习,我开始主动接触文史读物。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开始涉猎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开始阅读罗贯中、鲁迅、巴金、郁达夫、雨果、列夫·托尔斯泰、狄更斯、杰克·伦敦、歌德这些文学巨匠的伟大作品,我受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世间自然及人类苦难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并开始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寻。仿佛“饥饿的人扑向面包”那样,在五中这座宁静的校园里,我徜徉在精神世界,心中充满了理想和希望,那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当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教数学的毛老师。记得每次上他的晚自习,他都是弯着腰帮我们答疑解惑。有时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老师们总能有自己严谨的教学方式和对问题独特的思考?为什么老师们课后总能充满热情地去关心学生的起居和心理?
  如今,我已接近不惑之年。我开始迟钝地从身边的同志们身上体会着那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语:“潜心育人,温暖有方”“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课堂大于天,要让课堂有亮点,要端正工作态度”“人总是喜欢安逸,但是人需要一种精神”。今日周一,学校照例进行升旗仪式,突然有一位高二女生晕倒。这时,几位同事悉心照顾,这些细节使我内心怦然一动,看到了超越师生情感的一幕。要知道,这些举动并没有其他意图,只是老师的本能。正因为如此,才倍加感人。
  此刻,子夜降临,月光下的回忆也暂时告一段落。这些回忆像随波远行的浪花,像随意洒在夜幕里的星星。
  这时,校园宁静,时间在滴答行走,更温暖的教育故事在第二天又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