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1日
传薪火承未来 放光彩
—— 子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纪实
    ●子长唢呐表演
  通讯员王俊香 记者常青南卫东
  漫长的岁月雕琢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目前子长市非遗项目有——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9项,县级29项……
  子长有着子长唢呐、子长刺绣、子长煎饼、子长凉粉和瓦窑堡的传说等等非遗文化,它们是子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子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传薪火,承未来,在非遗传承中涵养更加深厚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让优秀的非遗文化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声声唢呐惹人醉
  唢呐声声,声声唢呐。在子长这块“红色”土地上,醉人芳心的天籁之音早已渗透于百姓的田间地头及生活娱乐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和最爱。一支唢呐声音时而激昂奔放,时而撕心裂肺;另一支唢呐声音始终低沉舒缓,平稳细腻。两相映衬,丝丝入扣。
  唢呐,最能代表生存在这块土地上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诉求。“子长唢呐声音高昂洪亮,把咱陕北人的高昂气质和敢于与苦难斗争的精气神都吹出来了。”子长唢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焦养亮说,“吹唢呐就是一门匠活,既然是匠活就得有人担起责任、做好传承,把这匠活发扬光大。”
  凭借着精湛的演奏技艺,焦养亮曾先后去英国、俄罗斯等国家演奏唢呐。“唢呐属于传统乐器,外国友人没有那么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转变思路,用唢呐去演奏他们国家的经典曲目。比如去英国我们演奏的是《友谊地久天长》,去俄罗斯则演奏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焦养亮说,“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我们要打开国际视野,拓宽非遗项目的传播渠道。我认为非遗传承固然重要,但是传播也同等重要,没有广泛的传播,这个东西也是传承不下去的。”
  子长唢呐先后应邀参加百余部影视剧的拍摄,先后远赴英国、俄罗斯参加军乐节演出,曾多次组成百人以上的大乐队参加省市各种大型活动。中央广播电视台“红红火火过大年”走进子长,向全世界直播了子长唢呐过大年的喜庆场景。子长唢呐还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第二届全国唢呐展演一等奖。子长市先后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唢呐之乡”。
  剪裁幸福新生活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子长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传承,先后开展了非遗调查、非遗培训和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让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在子长市瓦窑堡街道齐家湾社区举办的“传承民间艺术剪裁幸福生活”的培训活动中,吸引了50多名剪纸爱好者前来学习,现场聆听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洁琼授课。“在领会剪纸技术的基础上,一定要读懂剪纸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剪下的山是巍峨的,水是流动的,鸟儿是欢快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打开心灵之窗,百花齐放,赋予剪纸生命的意义。”课堂上,老师讲得精彩,学员听得认真,时不时用笔记录着,生怕错过关键的内容。“刘老师的授课让我对剪纸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
  “这次跟刘老师学习剪纸,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突破,以前都是先在纸上画好再开始剪,而刘老师教大家直接剪,剪刀随着自己的心意在纸上游走,剪出的作品才是有生命的有内涵的。”“我们还要好好学习,不断提升剪纸水平,一定要把我们子长剪纸更好地发扬传承下去。”学员们争着分享几天来的所学所悟,对剪纸文化充满兴趣。
  一道美食传美名
  提起子长凉粉那可真叫一个爽滑可口,炎炎夏日,来上一碗,顿感神清气爽。在子长,鳞次栉比的凉粉摊随处可见,可要吃到正宗的绿豆凉粉,还得到安定东路百年老字号老闫家绿豆凉粉店里。“老板,来3碗凉粉。”“好,马上就来。”随着话音落下,子长市老闫家绿豆凉粉第五代传承人闫峰便将凉粉给顾客端上了桌。
  2010年,子长绿豆凉粉被收录为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闫峰作为子长老闫家绿豆凉粉的传承人,他将凉粉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经过多年的打拼,逐步走上品牌化、标准化经营管理道路。现在,他在子长和西安共开了六家店。他在传承美食的同时,也传承着一种文化。子长凉粉在2016年二十六届中国厨师节暨中华小吃狂欢节上获得最具特色名小吃,2017年获得首届陕西金牌旅游小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扬,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财力保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子长市共普查登记17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20项,挖掘整理118项,纳入省、市、县级名录46项。其中,子长唢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子长煎饼、瓦窑堡的传说、子长刺绣和子长凉粉为省级非遗项目,有市级非遗项目12项、县级非遗项目29项,建立了子长唢呐、子长煎饼、子长道情、子长剪纸传习所。全市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0人。成立了唢呐、秧歌、道情、曲艺、民间艺术等10个文化类协会、8个道情剧团。
  下一步,子长市将进一步对极具子长文化特色的重点项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逐级向上申报,力争列入各级保护名录;鼓励民间艺人带徒传艺等,加大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培养一批新型的民间艺术传承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以“走出去+请进来”、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全民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升非遗文化传播力,提振市民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