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9日
奋力托起明天的希望
——安塞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 老师和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

  记者 刘彦 通讯员 吴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个承诺,一以贯之。
  走好改革创新路,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个目标,一抓到底。
  近年来,安塞区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一些教育“老大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一些教育“顽瘴痼疾”开篇破题,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的高度。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
  现代时尚的教学楼、宽阔平坦的操场、干净整洁的食堂……
  走进安塞区第二初级中学,校园内绿树红墙、书声琅琅,教室中严肃活泼、教学相长。
  “教育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区上将原安塞区职教中心改建为安塞区第二初级中学。”安塞区第二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郭玉有说,校园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98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有综合楼、实验楼、办公楼、师生餐厅各1栋,教学楼、学生宿舍各2栋。学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设有团队部、理化生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微机室等“1部26室”。
  “学校的主责主业是教育教学,我们的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都是按优照强配置,现有的50余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0多岁,全部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郭玉有说,学校将围绕“爱国守法、言行雅正、博学多才、志存高远”的育人目标,努力把安塞区第二初级中学办成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学生向往、全市一流的优质初中。
  近年来,安塞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解决了校园长聘任、学校优化整合、高中合作办学、职教中心迁建、二中改建扩建、校舍维修改善、划片招生入学等一系列堵点难点问题,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教育优先发展的定位不动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不动摇,关心学生、关爱教师、关注教育的氛围导向不动摇,人才强区、科教兴区的目标不动摇。”9月8日,安塞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延武在安塞区第39个教师表彰大会上坚守地说,“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构建“五育并举”育人新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核心课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安塞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发展实际,面对新时代教育根本问题,构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新体系,给出全区人民响亮答案。
  “‘智育’不再是教育的唯一选项,分数不再是教育的首要标准,我们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差距、补短板,构建全学科、全系统、全链条、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安塞区教体局负责人高录元说,“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盘”,而是将融合的思维落实在课程的系统设计上,落实在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上。
  “各位同学,下面我代表我们学习小组来交流‘在函数自变量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对应的函数关系是不相同的’……”在安塞区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的数学课上,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当堂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表达观点、提出质疑、自主解答。
  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究,从个人学习到小组交流,课堂教学改革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变革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成为课堂主角。”安塞区初级中学校长郝志贤说。
  如何让教育回归生活、走向实践、知行合一,特别是劳动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安塞区不断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研学和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向田间、亲近自然,学习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劳动常识和技能。同时,积极开展“学雷锋”等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劳动实践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外、家庭、社会延伸。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创新的理念共识广泛形成。
  培育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
  “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进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关键是要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安塞区副区长李娜说。
  因为课堂语言幽默,肢体动作夸张,教学风格引人,安塞区第一小学的英语教师毛延飞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先后被评为“教学能手”“师德模范”“学科带头人”等。
  “毛老师平时和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她很细心,知道我的家庭条件一般,常拿钢笔、本子和水果等奖励我好好学习英语。”课堂上被点到名的小兵同学说,其实他知道,奖品都是毛老师特意留给自己的,所以他不会辜负老师的爱,一定要好好学习。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更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参加工作20多年来,毛延飞始终用专业的教学手段和温暖的关爱之心,润养着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用一件件平凡小事展现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形象。
  培育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没有投入是不行的。去年以来,安塞区财政克服重重困难,将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津贴、教师培训经费、教育激励奖励资金、民办教育发展资金和乡镇教师生活补贴5项激励政策所需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2023年1565万元)。同时,另外预算安排高级中学教育激励奖励及教师培训经费78万元。去年还压减区本级专项业务费20%,今年压减10%,挤出来的钱,也全力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今年,安塞全区新补充教师77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培训教师2000多人次,培养省市骨干22人。扎实开展城乡校际对口帮扶活动,安塞区二中与新区一中缔结联谊关系,承办沪苏皖陕校际交流活动和全市“振兴乡村教育——名师引领行动”活动,成效显著。
  “下一步,安塞区将不断深化‘教育强区’战略,持续擦亮‘安塞好教育’品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安塞新篇章。”李延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