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
又是一年丰收季鄜州大地好“丰”光
通讯员 吴龙迪 记者 樊小帅
孩子们在川庄村水稻田开展研学活动

  落叶纷飞,秋意正浓。在富县羊泉镇王乐村,苹果园的路旁停满了果商的卡车,果农们正在树丛间扛着梯子爬上爬下,忙着采摘苹果。树下,是按果形大小进行分选的雇工,他们双手上下翻飞,不久便分好了几大筐苹果,过称之后就被搬上卡车,运往全果各地进行销售。
  “今年我们村的苹果价格都在4.5元/斤左右,其中,杨永志和杨安多家的苹果品质高,定价都是4.8元/斤,真是羡煞旁人。”王乐村党支部书记陈卫军说。
  在王乐村苹果防灾减灾体系示范园,连片的新式防雹网相互衔接,为果园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隔离层。
  “这个防雹网不同于普通的防雹网,它的硬度和弹性都要更好,不光坚固耐用,后期的维护也要简单很多。有了它,果农也能安心不少。”陈卫军说。
  不仅是在王乐村,富县全县36万余亩苹果已经进入采摘期,一年的辛苦劳作只待如今的丰收。若将条条大路比作大动脉,那乡间小路便是毛细血管,放眼塬面,卡车轰鸣来来往往,农用三轮在果园中穿行,这些车马就像是人体中奔流的血液,带走的是富县苹果,带来的是火爆的果业经济。
  “我们是富县客都超市的,你们村的红薯品质还不错,只要分拣均匀、量大管够,我们可以长期合作。”近日,茶坊街道平泉村的沙地红薯喜获丰收,香甜软糯的红薯深受商超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谋求致富路,平泉村进行多方考察,决定利用当地土壤含沙量大的地质优势,积极流转土地种植“秦薯5号”红薯,在科学管护下目前已成规模,亩产可达4000斤,按照市场价格,每斤红薯能卖到2.5元以上。
  “我今年是头一年种植红薯,一共有5亩地,除去前期投入和雇工,总体效益算下来要比玉米多得多,明年我准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再扩大一点种植规模。”村民罗广中说。
  富县的秋天早晚冷、中午热,红薯地的工人们戴着草帽,穿着薄衫,挥动手中的铁锨一下一下地刨着红薯,散落的绿色藤蔓与红皮红薯泾渭分明地躺在黄土地上,为秋日增添了一抹丰收色彩。
  塞上江南风景好,风吹麦浪稻谷香。在张家湾镇川庄村,金黄的稻海随风波动,饱满的稻穗低垂丰硕,空气中弥漫着稻子的清香。村子里,是新建的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儿童乐园、研学步道,来自北教场小学的孩子们迎着秋日的阳光,行走在研学步道上,一边学习着水稻的栽植知识,一边享受着秋日的闲适时光。
  “自从开展水稻恢复项目以来,川庄村水稻发展就走上了快车道,不仅有富硒水稻、稻鸭共养、稻鱼共养,现在还有智慧稻田、云端稻田,将农、旅融合,产学研游一体化,不断拓宽水稻发展的路子,让群众能够持续增收。”张家湾镇纪委书记刘洋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日的富县不仅有斑斓的五彩山景,也有随处可见的丰收喜悦。勤劳的鄜州儿女,用双腿丈量热土,用双手造就美好生活,在田间一边为秋收忙碌,一边感受作物自然生长、五谷丰登的生态之美,丰收的喜悦洋溢脸庞,美好的光景也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