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6日
问需于企惠及于民
——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富县实践
富县政协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视察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组织召开企业恳谈会
政务服务大厅业务人员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县政协常委对鄜州商会会员进行专题培训

  记者 高乐 通讯员 陈振富
  2023年3月,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二号煤矿瓦斯抽放泵站土地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并顺利施工。
  4月,富县房产服务中心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了信息互通互联,群众在政务大厅窗口一次性办理便可拿到不动产登记证。
  7月,富县自然资源局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交地即交证”。
  9月,富县97名企业职工和移民搬迁子女顺利就读入学。
  10月,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优化服务的“四支队伍”和联合党支部。
  …………
  这是富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富县县委安排县政协牵头负责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县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职能作用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包一解”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今年3月6日,正当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二号煤矿瓦斯抽放泵站建设因土地遗留问题受到村民阻挡而踌躇不前时,富县煤炭服务中心主任张志瑞在下乡过程中了解到这一状况,并迅速汇报给县政协主席邢世成。
  早在今年年初,该县为深入贯彻“三个年”活动要求,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和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制定了“双包一解”的工作举措。由28名县级领导包抓65个重点企业、61名乡镇部门领导包抓61家民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动政策落实、强化协调帮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邢世成是包抓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二号煤矿的县级领导,张志瑞是负责项目联络推进的“秦务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邢世成迅速安排相关部门、乡镇,成立煤矿重点问题整治工作专班,深入开展调研,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一周后,芦村二号煤矿瓦斯抽放泵站所涉及的土地遗留问题彻底解决,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据悉,“双包一解”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县级领导走访调研重点企业102次,帮助解决突出问题18件;乡镇部门领导走访调研所包抓企业及合作社183次,解决问题35件。
  “118”机制为企业办事开路架桥
  8月10日上午,大唐延安电厂职工李桐叶第一次来到富县政务服务大厅,要办理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业务。
  刚接手这项工作的她,对此项业务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导办台的工作人员看到后,第一时间将她领到“帮办代办”服务台前。
  在服务台前,富县市场服务股工作人员琚超向她详细介绍了业务办理流程。在网络申请环节,由于她不会操作电脑软件,琚超亲自帮她演示。在登录网站时,又发现系统因长久没有登录而造成账号密码丢失,琚超现场联系省政务服务网客服找回了账号密码。在网上登记变更时,需要企业负责人核定签字,琚超又向她介绍了最新的“全程电子化”功能,通过远程操作,很快就提交完成。
  通过“帮办代办”,这项业务在经过20多分钟后顺利完结。李桐叶高兴地说:“你们的服务真的好,办事效率高,给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
  据琚超介绍,类似这样的业务,他今年就办了100多件。
  “帮办代办”只是富县狠抓制度建设,解决全县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其中一项举措。去年以来,富县政协主席班子成员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梳理出政策配套不到位、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多头多重执法等具体问题,并通过建章立制,研究制定出台了“118”工作机制。
  除“帮办代办”外,富县还建立了“首问负责”人员责任、“限时办结”服务、“审前联动、监管公开”、“帮办代办”项目服务等8项配套制度,形成了“一办(营商办)一平台(营商环境服务平台)八项制度”的“118”长效工作机制,理顺了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优化了市场主体办事流程,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问需于企惠及企业温暖人心
  今年4月,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在召开企业恳谈会时,征集到“关于房产服务中心商品房预售合同网签和备案信息不能与不动产登记中心互联互通”问题,导致购房者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需要将打印好的商品房网签备案表送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预告登记,前后需要跑几次。
  该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协商沟通,并组建工作专班。同时,与市住建局对接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安装延安市智慧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配密钥,购买技术软件在系统终端增加新模块,解决了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不同的问题,实现了房产信息跨部门共享。
  据富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自从实现信息共享后,购房者可通过互联网一次性办结所有购房手续,截至目前已办理此项业务156件。
  2023年8月,正值学校新学年开学之际,县内众多企业职工因子女入学问题一筹莫展。原先家在张村驿镇曹村的村民王勇前几年因企业征用了房屋和土地而到县城打工,转眼间到了孩子入学的年龄,却因县城里没有房屋和户口而为孩子上学发愁。
  有部分家长向县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反映了此情况。专班立即召开调度会议,组织教育部门和企业所在乡镇的相关部门迅速协商解决。
  通过摸排,共有县内企业职工及移民搬迁村民子女97人面临就读入学问题。县教育局积极研究对策,制定方案,9月1日,97名适龄儿童全部顺利入学。
  “比我想象得要顺利很多,孩子在县城上了小学,离我租的房子很近,接送也很方便。孩子上了学,解决了我们心头的一件大事。”王勇喜笑颜开。
  据悉,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成立以来,多次召开专班调度会议、企业恳谈会,多渠道问需于企,强化督查整改,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强化服务提振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前来富县行政审批办事大厅的群众发现,大厅墙面上新增了“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明、行事有章、言语审慎、谦逊助人……”的干部行为守则,办事人员衣着统一,热情洋溢,精神抖擞,面貌焕然一新。
  聚焦优化服务,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政务服务精神和口号,成立联合党支部,组建“志愿服务”“政务服务”等“四支队伍”,变“被动接待”为“主动服务”,变“行政行为”为“市场行为”。
  为了让广大企业及群众知道“去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该局还创办了“富县微政务”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政策类、资讯类相关讯息,方便群众办事。
  面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富县成立了解决“融资难”工作专班,对全县有关企业融资需求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协调各金融机构主动上门、精准对接。该专班成立以来,已发放贷款7笔4492万元,授信3笔1400万元。与此同时,县国税局推行“税务+银行”信息共享机制,经“税银互动”牵线搭桥,联系该县各大商业银行累计发放税银贷产品共计1653万元,解决了部分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县政协常委安拴虎依托广泛联系经济界优势和本职工作特点,设立“民营企业之家”联络服务点,对鄜州商会117名会员进行专题培训,为商会免费设计申请注册“鄜州坊”等4件商标,为民营企业提供劳务用工等规范合同13份,帮助绿平果业公司解决了上市融资障碍。
  富县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运用政协民主评议、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评价等工作抓手,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幅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在鄜州大地徐徐铺开。